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江是珠江流域第二大水系,地处亚热带,雨量充沛,独特的气候、地理和地质条件造就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历史上北江的渔业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由于人类涉水活动特别是梯级水坝的建设对北江渔业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北江干流目前已经建造了多个水坝,其中清远水利枢纽是北江干流与河口之间的第一座水坝,于2012年正式投入使用。为探究清远水利枢纽对北江下游鱼类群落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及建坝筑库后库区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变化,于2017-2018年在清远水利枢纽上游库区江段和清远水利枢纽下游江段4个采样点进行鱼类资源调查。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清远水利枢纽对北江下游鱼类群落空间格局影响。2017-2018年在清远水利枢纽库区江段和坝下游江段4个采样点共采集鱼类62种,隶属于11目23科57属。从区系组成看,鲤形目(Cypriniformes)最多,有34种,占总种数的54.84%,在所有的科中,以鲤科(Cyprinidae)最多,有31种,占总种数的50%。清远水利枢纽库区与坝下游鱼类优势种差异明显,库区站点鱼类优势种都属于定居性鱼类,如海南红鲌(Erythroculter recurviceps)、鲤(Cyprinus carpio)、鲮(Cirrhina molitorella)、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us),而坝下站点鱼类优势种有广东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等河湖洄游性鱼类,其中海南红鲌、鲤和鲮是整个北江下游的优势种。各调查站点鱼类分类多样性的平均分类差异指数计算结果表明,距水坝较远的坝下游S4站位的环境状况优于库区内S1、S2站位和距离水坝较近的S3站位。对库区和坝下游江段的鱼类进行生态类型划分,结果表明,库区和坝下游江段的鱼类均是定居性鱼类最多,其次是河湖洄游性鱼类,最后是江海洄游性鱼类。库区江段S1、S2站位的定居性鱼类种类百分比均高于坝下游江段S3、S4站位,S1、S2站位的河湖洄游性鱼类及江海洄游性鱼类种类百分比均低于S3、S4站位。库区和坝下游江段的鱼类均是杂食性鱼类最多,其次是肉食性鱼类,最后是植食性和滤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种类百分比S2、S3站位高于S1、S4站位,而肉食性鱼类种类百分比S2、S3站位低于S1、S4站位。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分析结果显示,导致库区和坝下游水域鱼类群落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的指示物种为:白肌银鱼(Leucosoma chinensis)、花鰶(Clupanodon thrissa)、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鲻(Mugil cephalus)、弓斑东方鲀(Fugu ocellatus)等。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显示库区和坝下游水域鱼类群落结构均受到严重干扰。2.库区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变化。2017-2018年在清远水利枢纽至飞来峡水利枢纽库区共采集鱼类49种,隶属于6目16科44属,以鲤、鲮、赤眼鳟等为优势种,鱼类生态类型以杂食性、定居性鱼类为主。与水坝截流前的(2006-2007年)结果比较,库区鱼类的种类减少,江海洄游性鱼类的种类减少,鱼类群落的丰度、香农多样性指数减小,定居性和杂食性鱼类占比增加。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分析结果显示,导致水坝建设前后库区鱼类群落结构时间分布差异的指示物种为: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us)、花鰶、大眼鳜(Siniperca kneri)、纹唇鱼(Osteoichilus salsburyi)等。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显示库区鱼类群落结构受到严重干扰。由此可以得出,清远水利枢纽建设对库区内鱼类群落的时间分布格局有显著的影响。3.清远水利枢纽库区渔业资源管理与保护措施。清远水利枢纽阻隔了鱼类洄游通道,并对产卵场的正常功能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导致库区渔业严重衰减。针对清远水利枢纽的运行对北江下游鱼类造成的影响,提出几种鱼类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加建过鱼设施恢复河流连通性、建设人工鱼巢、加强禁渔期管理、开展人工增殖放流、加强渔业管理与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