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酸雨不仅腐蚀建筑,对植物个体及整个生态系统也会造成极大的破坏。其中,酸雨对植物的伤害已有相对完善的研究,植物对酸胁迫的响应也有一定的研究,但是对于植物如何感受酸胁迫信号尚不清晰。钙离子作为植物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当植物细胞感受环境信号时,细胞产生钙信号触发下游的防御响应。水母荧光蛋白(Aequorin)可结合Ca2+发出荧光,稳定表达Aequorin蛋白的拟南芥简称AQ,对AQ种子进行EMS诱导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酸雨不仅腐蚀建筑,对植物个体及整个生态系统也会造成极大的破坏。其中,酸雨对植物的伤害已有相对完善的研究,植物对酸胁迫的响应也有一定的研究,但是对于植物如何感受酸胁迫信号尚不清晰。钙离子作为植物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当植物细胞感受环境信号时,细胞产生钙信号触发下游的防御响应。水母荧光蛋白(Aequorin)可结合Ca2+发出荧光,稳定表达Aequorin蛋白的拟南芥简称AQ,对AQ种子进行EMS诱导,使其产生随机突变,从而构建突变体库。对突变体库的幼苗进行酸胁迫处理,筛选钙信号弱亦即对酸胁迫不敏感的突变体。用不同浓度及p H值的乙酸溶液对AQ幼苗进行酸处理,当浓度为15 m M,p H为4.2时为可触发拟南芥钙信号的最低浓度及p H值,以此为后期正式筛选的实验条件。第一轮筛选,对204个突变体库,每个库随机取260粒种子,用p H4.2,15 m M的乙酸溶液进行酸处理,并从每个库中筛选出约24株候选突变体幼苗移栽。总计从53040株突变体中筛选出4752株幼苗,成功收取4053袋种子。第二轮筛选以第一轮所得每株突变体为一个株系,每个株系取20~25粒种子,与AQ株系进行对比实验,从中选取钙信号荧光较AQ株系弱的株系,重复三次,并对其进行特异性验证,以Sorbitol、Na Cl、Ca Cl2、H2O2溶液为对比,筛选出89个对酸胁迫特异性不敏感的候选突变体株系。将候选突变体株系作为母本与AQ杂交,从中筛选出M4代荧光较弱而BF1代亮度趋近于AQ亮度的株系共27株,移栽并获取BF2代种子。后期将会对BF2代植株进行进一步测序以分析其突变位点,以期获得酸胁迫感受器的基因。对M4代植株进行生理实验,以分析酸不敏感突变体的生理特性。本实验对植物H+感受器的研究从植物感知H+出发,可真正探讨植物感受酸雨变化的分子机制。此外,通过本实验,有望获得植物酸感受器的基因,填补植物酸感受器的空缺,而植物酸感受器的发现有利于对植物酸生长理论的进一步理解及完善;通过改变和调节基因的方式改变农作物、牧草、森林树种等植物对H+感受机制,培育出抵抗酸雨的农作物、牧草及森林树种等。同时,对植物感受酸雨的研究可揭示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植物适应性的产生与动态变化机理,这些研究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的粮食安全和植物生态系统安全。
其他文献
随着城镇化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建筑总能耗及其在社会总能耗中的占比逐年上升。据统计,建筑能耗中约有80%左右是用于维持室内热舒适环境的采暖、制冷及通风等措施上,而围护结构是影响室内热环境的重要因素,改善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是提升室内热舒适度、节约能耗或缓解峰值电网压力的重要方式。相变材料(PCM-Phase Change Materials)能在极小的温度变化范围内通过改变自身物质状态来吸收大量的热
近年来,建筑3D打印作为一种数字建造的新兴技术,将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材料成型技术结合在一起,正成为建筑建造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实现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科技跨越发展的热点和可行路线。越来越多的高校、研究机构和有关行业单位投入到建筑3D打印的研究中。开拓发展更多适用的打印胶凝材料,为各种应用环境提供更多的选择,是建筑3D打印发展的关键之一,也是极具挑战性的研究。碱激发胶凝材料作为一种利用工业副产物和固体
结构优化设计能在保证工程结构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材料和损耗,为工程结构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提供重要保障,近几十年来它成为土木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结构优化设计涉及大量结构参数的计算分析,利用智能优化算法求解优化问题是对结构进行有效优化设计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结构运营条件不断变化,结构形式和构件材料不断复杂化,这些都对结构优化算法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结构优化算法的收敛性和鲁棒性仍面临巨大挑战
滨海环境下以混凝土为材料的基础设施长期暴露在充满盐雾的大气环境中,同时受到二氧化碳与氯离子侵蚀的混凝土钢筋锈蚀导致混凝土结构失效使得基础设施服役寿命远低于正常值,所以提高混凝土抵抗氯离子与二氧化碳的侵蚀能力的问题在滨海城市备受关注。混凝土中的钢筋是否发生锈蚀由钢筋表面的Cl-/OH-值决定,传统思路大多是减缓二氧化碳、氯离子向混凝土内部渗透,由此启发出的各种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来延缓混凝土结构失效的
车辆在桥面行驶过程中,由于桥面的随机或周期性不平顺而导致的车轮与桥面瞬时分离、脱空的现象本文简称为‘跳车’现象。而目前在车桥耦合的研究上大多采用车辆持续密贴行驶的假定。本文基于桥面不平顺导致跳车工况,通过ANSYS瞬态动力学分析构建跳车工况下车桥耦合振动数值模拟,分析冲击系数在密贴和跳车工况下的变化规律。通过正交试验,对单车辆两类工况下的主要影响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最后根据实桥试验数据对比数值模
滨海地区海砂在工程建设中资源化利用是建筑业未来发展的必然的趋势,但海砂中氯离子诱导钢筋锈蚀的问题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不规范使用海砂的行为将会给建筑物留下日后成为“海砂楼”隐患。一般大气环境中,若考虑碳化降低p H值、释放固化氯离子以及引起氯离子再分布等影响,海砂混凝土中钢筋锈蚀行为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碳化和氯离子的协同作用是海砂混凝土结构不确定劣化的主要原因,即使海砂引入氯离子含量规范要求的限值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记忆力的减退和获得性认知能力的丧失等,是目前最主要的老年人痴呆症之一,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都比较高。病人脑内神经元胞外由β-淀粉样蛋白(beta-Amyloid,Aβ)聚集形成的老年斑(senile plaque,SP)和胞内由微管相关蛋白(microtubule associated
本论文系统研究了硅藻土和膨胀石墨两种多孔材料与相变材料制备工艺及复合相变材料的性能表征,然后用相变陶粒等体积取代陶粒轻骨料混凝土中的陶粒,系统研究相变储能混凝土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和调温功能。第一种载体硅藻土,其含有活性二氧化硅,会有水泥反应,因此选择应用较多的绿色建材石膏为基材,并在基材中加入高导热和高韧性的碳纤维,提升储能石膏的导热性和力学性能。第二种载体是导热性和吸附性更强的膨胀石墨,研究两种
混凝土是世界上被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虽然它的抗压性能十分优秀,但抗拉性能却相对较低。其服役期间内,混凝土通常容易产生裂缝。裂缝的产生会为外部的有害离子提供进入混凝土的通道,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能。为了使混凝土具备裂缝自修复能力,混凝土自修复课题在近几十年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微胶囊自修复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混凝土修复手段之一。当混凝土中有裂缝产生时,裂缝处的微胶囊因受到微胶囊与混凝土的界
混凝土早期温度裂缝是影响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早期的温度裂缝为有害的介质侵蚀混凝土提供了可能性,加速了混凝土劣化过程,严重时会影响结构的安全性。由于相变材料能在固定的温度稳定完成吸热、放热的过程,本文预期通过相变材料相变吸、放热的特点,将相变材料与混凝土混合之后协同工作,使混凝土自身具备控温能力。利用相变材料减缓早期水化温度上升的速率,降低温峰值,将混凝土水化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