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抗日战争的后期,国民政府注意到了礼仪建设,加紧了制礼的进程,蒋介石指定戴季陶主持负责此事。1943年11月,戴季陶召集内政、外交、教育、宣传、铨叙、礼俗司、文官处等各部门有关人员和各界名流专家,在重庆北碚温泉召开礼制讨论会,制定了《中华民国礼制》,会后将各组讨论的初稿整理成《北泉议礼录》出版刊行,《中华民国礼制》包含在《北泉议礼录》中。本文以北泉议礼及其成果《中华民国礼制》为中心展开分析论述。
第一部分介绍北泉议礼的背景。回顾整个民国时期政府制定的礼制可以看出,民国时期的礼制具有实用性、单项性、规模小的特点,缺乏系统的、完整的礼节;当时民间礼俗是新旧杂陈,中西混用,政府举行的仪式也缺乏适宜的礼节,这使社会凸显出无序性和混乱性,亟须加以规范;1934年开始的新生活运动以“礼义廉耻”为中心准则,其中“礼”是最重要的,为了这一运动的深入开展,需要制定礼仪,蒋介石、戴季陶等政要人物十分关注制礼的工作,在他们的影响和督促下,召开了礼制讨论会,制定了《中华民国礼制》。
第二部分介绍北泉议礼的基础、准备及成果。北泉议礼的基础是1932年教育部和内政部会同制定的《礼制草案》,此草案因内容存在问题,未能施行。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忙于战争,制礼的事情被搁置下来。直到1943年,国立礼乐馆成立后,召开了礼制谈话会,对《礼制草案》重新加以讨论,经过此次会议的修改,使《礼制草案》得到初步完善。同年11月,戴季陶主持召开的礼制讨论会继续对《礼制草案》加以修改,并将其内容扩充,制定了《中华民国礼制》。
第三部分是对《中华民国礼制》的分析评价。首先介绍了当时人士对会议及《中华民国礼制》的各种建议和评价,他们有的赞成,有的反对,有的仅从学术的立场出发,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从现在反观历史,重新对其加以分析评价,既指出了文本中存在的弊端,也肯定了其进步性。
第四部分分析《中华民国礼制》未能推行的原因。首先,《中华民国礼制》作为讨论会的草稿,没有最终颁布,无法推行实施;其次,当时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后期,国民政府忙于应付战争,加强反共和抢占胜利果实,根本无暇顾及礼仪的制定工作;最后分析了《中华民国礼制》未能推行的其它原因。
当今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过程中,都十分注重礼仪的作用,社会不可以无礼,因此要制定适宜的礼仪,但也要从国民政府的制礼活动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注意礼仪的实用性和时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