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腺瘤侵袭性与uPA系统表达、调控的实验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85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4年Jefferson首先提出了侵袭性垂体腺瘤这一概念。所谓侵袭性垂体腺瘤指肿瘤生长突破包膜或侵犯邻近结构的垂体腺瘤。其生物学性质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多年临床实践提示仅凭影象学及术中所见不能证实肿瘤的侵袭性。探讨垂体瘤侵袭性生长的生物学机制,才有可能正确判断预后并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和新生血管的生成是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前提。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系统uPAs(uPA、uPAR、PAI-1)作为重要的蛋白降解酶与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及肿瘤血管形成密切相关。目前uPAs系统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相关研究以及调控因素很少有报道。为了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及其抑制因子(PAI-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乙酰肝素酶(HPA)的表达和血管形成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本实验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uPA、PAI-1、bFGF的表达并进行微血管记数;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uPA、HPA的表达;通过半定量RT-PCR法分析uPA、HPA mRNA核酸水平转录情况。结果发现,侵袭组中uPA、PAI-1、bFGF和HPA的表达以及微血管记数均高于非侵袭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在国内首次证实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系统uPAs与垂体腺瘤侵袭性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垂体腺瘤侵袭性、评估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方法回顾本院39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LC后出现8例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比例为2.02%。均及时发现并根据
第一部分 B超引导下大鼠种植性肝癌模型的建立 目的:探讨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浓缩癌性腹水建立大鼠种植性肝癌模型的可行性及稳定性,为大批量制备大鼠种植性肝癌模型
1 “一边倒”树体结构及优点“一边倒”树形适于桃、杏、李和樱桃的冬暖棚和大拱棚栽培 ,全树只有 1个主枝 ,全园所有主枝平行向南或西南与地面呈 2 0~ 30°倾斜 ,主枝上
目的:探讨并分析河南省ICU护士护理工作环境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护理工作环境量表,对河南省645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组635
本试验以萝卜品种“鲁萝卜一号”为试材,对其不定芽和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和分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带下胚轴的茎端为不定芽诱导适宜外植体;MS+3mg/L6-BA+0.2mg/LNAA为不定芽继代
果树生产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果树面积2000年866.7万hm2,果树产量2000年为6 237.64万t(吨),居世界第一.但品种结构极不合理,如苹果总面积的46%~50%为晚熟品种红富士
当代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关照学生的全面生活领域,以马克是主义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习为理论基础,其特点应把教学看作是理解为基础的体验生活和构建生活的活动.学习的本质
1971年Burnet提出肿瘤免疫监视概念,认为机体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通过细胞免疫机制破坏肿瘤细胞。如果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或缺陷,就有可能形成肿瘤。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攻
肿瘤最基本的生物学特征之一是细胞呈无限失控生长,其过程涉及基因质的变化和基因表达的调控异常。最新研究表明,端粒酶的活化是恶性肿瘤细胞无限增殖的重要分子基础。尤其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