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造血干细胞移后患儿的社会生活能力及焦虑、抑郁的情绪状态,并分析患儿焦虑、抑郁的情绪与其应对方式的关系,揭示HSCT后患儿的社会生活能力及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引起临床医生、患儿家长及社会注意,为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10月至2019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移植病区行HSCT的患儿进行问卷调查。分别使用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S-M量表)对124名6月—14岁患儿进行社会生活能力调查;使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慢性病应对方式量表(CODI)对53名8-16岁患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移植后患儿社会生活能力现状,以及应对方式及焦虑、抑郁状态的关系,并分别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同时观察患儿移植年龄及病程、移植后并发症等与患儿社会生活能力及情绪状态的关系。采用SPSS20.0软件对样本资料进行统计描述,使用单因素分析法、t检验、spearsman相关性分析、卡方分析进行数据分析。P<0.05认为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1)社会生活能力:1.HSCT后,患儿社会生活能力总分与患儿初诊年龄及移植时年龄、填写问卷时年龄相关且均呈正相关;(1=0.732,p<0.001;r=0.853,p<0.001;r=0.861,p<0.001)。2.HSCT后,患儿社会生活能力标准分与患儿初诊年龄、移植时年龄、测试年龄相关且均呈正相关;(r=0.239,p=0.008;r=0.266,p=0.003;r=0.292,p=0.001)。3.移植后患儿社会生活能力标准分与移植后病程相关,且呈正相关(r=0.246,p=0.006),标准分与移植前病程、总病程无相关性。4.移植后患儿社会生活能力标准分与性别、移植前是否化疗、供体来源、aGVHD、cGVHD、CMV感染、EBV感染、出血性膀胱炎、VOD、测试时是否存在并发症无相关性。5.各年龄段移植后患儿社会生活能力总分均值与常模组均值比较,1-1.5岁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移植组:15.50±1.38,常模组:15.69±1.69,p=0.012),其他年龄组与常模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0)。(2)应对方式及情绪状态;1.患儿所采用的各种应对方式均值为接受(4.02±0.74)、负性情绪反应(2.16±0.57)、远离(3.24±1.05)、幻想(4.56±0.76)、自我安慰(3.52±0.92)、逃避(3.18±1.17);由此可看出,移植后患儿采用的应对方式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幻想、接受、自我安慰、远离、逃避、负性情绪反应。2.在53名入组患儿中,焦虑量表得分≥23分共12例,存在焦虑,占22.64%,总分小于23分者41例,不存在焦虑,占77.36%。其中抑郁合并焦虑者为2例,在焦虑总人数中占比16%。焦虑量表中躯体化/惊恐分量表得分与移植后病程呈正相关(r=0.490,p=0.032);分离性焦虑分量表与初诊年龄、移植年龄、测试年龄均呈负相关(r=-0.365,p=0.007、r=-0.371,p=0.006、r=-0.297,p=0.031);社交恐怖分量表得分及焦虑量表总得分均与移植后病程呈正相关(r=0.307,p=0.025、r=0.291,p=0.034),另外,社交恐怖分量表得分与总病程也呈正相关(r=0.293,p=0.033)。3.焦虑量表总分及各分量表与国内常模比较:其中8-12岁女孩社交恐怖分量表得分与常模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移植组:5.14±2.28,常模组:3.57±2.76,p=0.023);13-16岁女孩学校恐怖、分离性焦虑分量表得分有统计学意义(移植组:0.30±0.675,常模组:0.85±1.11,p=0.030;移植组:1.70±2.00,常模组:3.25±2.65,p=0.037);8-12岁男孩学校恐怖分量表得分与常模相比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移植组:1.00±1.21,常模组:0.82±1.06,p<0.001);13-16岁男孩躯体化/惊恐分量表、社交恐怖分量表及焦虑量表总分与常模得分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移植组:6.56±3.13,常模组:3.27±3.10,p<0.001、移植组:6.89±3.10,常模组:3.72±2.94,p=0.015、移植组:24.00±8.57,常模组:14.23±2.11,p=0.009)。4.在53名入组患儿中,抑郁量表得分≥15分的有2例,即3.77%患儿存在抑郁障碍。患儿抑郁量表得分与移植年龄、测试年龄及移植前病程呈正相关(r=0.345,p=0.011、r=0.275,p=0.046、r=0.321,p=0.019)。8-10 岁、11-14 岁男孩、8-11 岁女孩抑郁量表得分与常模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移植组:5.89±3.10,常模组:9.99±4.57,p=0.004、移植组:6.93±3.96,常模组:9.91±4.99,p=0.011、移植组:6.50±2.27,常模组:9.72±4.44,p=0.002)。5.患儿焦虑量表得分与负性情绪反应、逃避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343,p=0.012、r=0.314,p=0.022),同时抑郁量表得分与负性情绪反应呈正相关(r=0.358,p=0.008)。结论:1.移植后1-1.5岁组患儿社会生活能力受影响明显,患儿发病年龄越晚社会生活能力标准分相对越高,晚期发病对患儿社会生活能力影响相对较小,且随着移植后时间的推移,患儿社会生活能力逐渐提高。2.移植后时间越长,患儿躯体化/惊恐越明显,年龄越小的患儿分离性焦虑越明显,随着移植后病程及总病程的延长患儿社交恐怖越明显,移植后时间越长患儿总的焦虑状况越严重。3.与正常儿童相比,移植后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13-16岁女孩存在分离性焦虑,8-12岁女孩及13-16岁男孩存在社交恐怖,13-16岁女孩及8-12岁男孩存在学校恐怖,13-16岁男孩还存在躯体化/惊恐,同时总的焦虑状态最明显。4.与正常儿童相比,移植后患儿的抑郁情绪障碍明显较少,其中8-11岁男孩、女孩及11-14岁男孩抑郁状态明显好于常模。患儿抑郁状态随患儿年龄及移植前病程的增加而加重。5.移植后患儿较多采用“幻想”、“接受”等相对积极的应对方式应对自己的疾病,而负性情绪反应等相对消极的应对方式采用较少。6.患儿选择相对消极应对方式如负性情绪反应及逃避应对方式的频率越高,患儿焦虑、抑郁状态越严重。7.临床医生及患儿亲属特别是患儿父母应多鼓励、支持患儿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保持乐观的心情,这样将会更加有利于患儿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对疾病的恢复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