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意义暴力对工作场所的人力资本构成了严重威胁。不论是来源于组织内部人员的暴力或是来自外部人员的暴力,都可能对员工个体和组织造成严重损害。组织内部人员是职场中接触最多的人员,组织内部人员对个体施加的暴力同样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如员工工作压力增加、员工士气低落,心理健康受损;组织方面,员工的旷工率增加、人员流失率增加等,给组织机构带来经济效益的损失。既往研究显示,18.5%~70%的护士正在遭受组织内部的工作场所心理暴力。护士长期暴露于组织内部的心理暴力中会导致抑郁、疲劳、头痛、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并导致护士工作积极性降低、工作效率低下,从而影响护理质量。因此,护士遭受组织内部的工作场所心理暴力是亟需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本研究将引进国外工作场所心理暴力的测评工具,在此基础上,采用量性与质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护士遭受心理暴力的现状及相关因素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干预和防范心理暴力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引进工作场所心理暴力行为量表,为我国护士遭受来自组织内部的心理暴力的测量提供可靠的工具;在此基础上,调查护士遭受来自组织内部的工作场所心理暴力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合质性研究深入探讨心理暴力发生的原因,为各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对护士遭受组织内部心理暴力的管理与预防提供研究支持。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共分为三部分:1.工作场所心理暴力测评量表的引进采用Brislin翻译-回译模型,在取得原作者授权后,对工作场所心理暴力行为量表(Workplace Psychologically Violent Behaviours instrument,WPVB 量表)进行汉化和修订,于2017年9~10月对广东省内2所医院的300名护士进行调查,进行量表的信效度分析。2.护士遭受工作场所心理暴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采用问卷调查法,应用中文版工作场所心理暴力行为量表,于2017年9~12月便利抽样调查广东省内6所医院的910名护士,分析护士在过去6个月内,遭受心理暴力的发生率,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3.护士遭受工作场所心理暴力相关因素的质性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于2017年11~12月采用目的性抽样选择符合条件的15名临床护士进行访谈,自行设计护士遭受工作场所心理暴力体验的访谈提纲,采用类属分析法整理与分析资料。统计与分析1.量性资料:采用Epidate3.0软件进行双人录入,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护士的一般资料采用频数、百分率、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量表的项目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相关分析;以内容效度、探索性因子分析来评价效度;信度评价则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重测信度等指标;采用四分位数描述遭受心理暴力的得分;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2.质性资料:访谈结束后及时转录为访谈稿,采用类属分析法进行分析。对访谈稿进行反复详细的阅读,梳理与归类信息,识别多个主题,形成子节点。在此基础上,将某些子节点合并,形成高一级别的父节点。在不同的类别下呈现受访者的感受和思考,试图呈现给读者具体的情境以及变化的过程。研究结果1.中文版工作场所心理暴力行为量表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64,分半信度为0.902;4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48~0.935,分半信度为0.718~0.891,重测信度为0.905。量表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均达到0.83,总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75;WPVB量表抽取了 4个公因子,其累积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5.487%,信效度良好。2.护士遭受工作场所心理暴力发生率为28.1%,以女性(92.0%)、非独生子女(94.1%),年龄<30岁(58.8%),工作时间≤10年(78.2%)、本科(70.2%)初级护士(81.9%)为主要攻击对象。施暴者以女性(83.2%)、31-40岁(47.9%)、高资历护士(43.0%)或护士长(22.7%)为主,护士遭受心理暴力的上报率仅为38.7%。独生子女是心理暴力的保护因素(OR=0.301);有正式编制(OR=1.479)、采用忍让回避、默默忍受的态度(OR=1.781),以及采用先讲理后反击的态度(OR=2.008)是危险因素,P<0.05。3.质性研究结果显示,个人因素(施暴者性别、性格、情绪;受暴者性别、性格、学历、资历、个人能力与应对方式)、组织因素(组织氛围、组织纵容、组织不公和组织管理和制度因素)和社会因素(护理职业地位低下、认为心理暴力很常见,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等是影响工作场所心理暴力的相关因素。研究结论1.中文版WPVB量表信效度良好,适用于测量国内护士遭受工作场所心理暴力的水平。2.护士心理暴力处于中度水平,护士遭受心理暴力的相关因素复杂,医院管理者应根据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等多方面的相关因素来制定预防措施,改善护士的职业环境,促进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队伍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