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以及移植后对大鼠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取大鼠骨髓,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CD90、CD44和CD45等抗原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SCs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其BDNF和NGF蛋白的表达。用改良Allen重物打击法造大鼠脊髓损伤模型,1周后将MSCs注射到损伤部位,术后4周每周进行BBB评分,术后第4周取损伤部位脊髓组织,ELISA检测组织中BDNF和NGF的表达:另取损伤部位脊髓组织进行NF200和GFAP免疫荧光染色。结果:MSCs贴壁生长,呈纺锤形及梭形,流式细胞术检测表达CD90、CD44,不表达CD34和CD45,RT-PCR发现其表达BDNF和NGF mRNA,且ELISA检测到了BDNF和NGF蛋白的表达,移植MSCs的大鼠运动功能改善,BBB评分高于对照组;移植MSCs的脊髓组织中BDNF和NGF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免疫荧光发现移植MSCs的大鼠脊髓囊腔较小,且周围有较多轴突再生。结论:MSCs表达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NGF,移植后改善了局部微环境,能够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第二部分多肽原位植入对大鼠脊髓损伤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目的:设计合成两亲性多肽C16H31O-A3G4D2IKVAV,研究其自组装形成的三维凝胶结构,并研究其植入后对大鼠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两亲性多肽C16H31O-A3G4D2IKVAV用仿生体液促发自组装,用透射电镜(TEM)检测。改良Allen植物打击法造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将多肽溶液注入损伤部位,术后6周每周进行BBB评分;术后3d、1w、2w、3w、4w、6w分别取损伤部位脊髓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术后第6周取损伤部位脊髓组织,进行NF200和GFAP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多肽溶液在仿生体液促发下自组装为三维凝胶,TEM显示为纳米纤维,直径7-8nm,纤维空隙较大;术后第5周、第6周多肽注入组BBB评分高于对照组;实时定量荧光PCR显示多肽组损伤部位GFAP表达低于对照组;免疫荧光染色发现植入多肽组局部GFAP表达较少,且有较多轴突再生。结论:两亲性多肽C16H31O-A3G4D2IKVAV能自组装为三维凝胶,植入脊髓损伤大鼠能够抑制GFAP形成,并能促进轴突再生。第三部分组织工程化神经移植物的构建目的:使用两亲性多肽自组装三维凝胶作为支架材料,结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神经移植物。方法:将多肽溶液用MSCs细胞悬液促发自组装,形成复合细胞的三维凝胶,光镜观察细胞的分布;培养1d、7d及21d,用钙黄绿素和PI进行活死细胞染色,观察细胞在凝胶内的存活情况;细胞凝胶复合物进行培养,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BDNF和NGF的表达。结果:细胞悬液促发了多肽溶液自组装为三维凝胶,且细胞以三维形式存在于凝胶内;活死细胞染色发现培养至21d大部分MSCs仍存活,细胞增殖测试发现MSCs在凝胶内增殖良好,与三维培养无显著性差异,ELISA发现凝胶中的MSCs产生并分泌了BDNF和NGF。结论:用细胞悬液成功促发了多肽溶液自组装,构建了神经组织工程构件,体外测试其活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