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固耦合作用下山岭隧道稳定性及加固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hui_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高速铁路建设的重点不断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山川众多,隧道在修建过程中面临的地质条件日益复杂,不可避免的穿越富水段甚至是富水断层破碎带。受地下水流固耦合作用,施工中极易发生大变形、塌方、突泥涌水等安全事故。为确保富水山岭隧道的施工安全,论文结合建平隧道实际工程,采用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手段,对流固耦合作用下山岭富水隧道的稳定性及加固措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基于三维非线性GZZ屈服准则,推导考虑中间主应力的渗流作用下深埋圆隧围岩弹塑性解,利用Python编写有限差分计算程序,研究了中间主应力、渗透力、支护力大小对围岩应力场、位移场、塑性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中间主应力有利于提高围岩稳定性,渗透力增大围岩稳定性下降,支护力能够有效控制围岩变形,但当渗透力较大时,围岩变形超过控制标准要求,需要施做超前支护。(2)针对理论解析不足,采用FLAC3D完全流固耦合分析对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初始水位对渗流场、位移场、塑性区、支护受力的影响规律,确定高水位下隧道薄弱位置。结果表明:拱脚位置地下水流速最快,该处初支外水压力最大,需加强防排水措施。隧道拱底对初始水位变化最敏感,初始水位较高时,拱底处围岩塑性区和变形增长幅度最大,最大拉应力出现在仰拱底部内侧,隧道易发生底鼓破坏。(3)为保证富水隧道施工安全,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注浆圈渗透系数比和注浆圈厚度对渗流场、位移场、塑性区、支护受力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优注浆参数。结果表明:注浆圈渗透系数比或注浆圈厚度的增大,都有助于提升注浆圈的止水加固效果,工程中最优注浆圈渗透系数比为50,最优注浆圈厚度为5m。(4)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富水斜交断层破碎带对渗流场、位移场、塑性区、支护受力的影响规律,并结合实测数据对加固措施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断层破碎带内隧道稳定性显著下降,受破碎带空间位置影响,破碎带内渗流场、位移场、塑性区、支护结构受力均表现出不对称性。仅施做初支时,隧道发生掌子面崩塌和底鼓破坏,采用超前帷幕注浆、超前小导管、砂浆锚杆结合的加固方案可以提高隧道穿越斜交断层破碎带时的安全性。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既有铁路枢纽客站特别是普速高铁混合站的候车室运用问题进行研究。与开放式候车大厅不同,部分既有铁路客运枢纽采用相互独立的候车室建造结构。在实际候车室运用中,具有独立候车室结构的客运枢纽站主要采用同站台候车室单向放行方案。单向放行方案容易出现客流交叉、候车室能力不足、旅客上车走行距离长等问题。本文主要研究既有客运枢纽的基于双向放行的候车室运用与优化调整方法。在分析车站列车预售数据和调度命令车次
铁路货运量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对铁路运输企业在决定投入产出、制定发展政策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铁路货运发展的合理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这篇指导文章着重强调了以加强国家货运结构化改革为基本目标,逐步对我国的运输结构进行优化,充分体现出水运、铁路在大宗货物运输中的优势。同时国家更加着力于推进“公转铁”行动方案,为实现经济
十三五期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发展,投入轨道交通建设的资金高达26278.7亿元,年均完成建设投资5255.7亿元,相比十二五期间翻了一倍,2020年底我国地铁制式占比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制式约80%。地铁列车运营时刻表是地铁运营行车组织的核心要素,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营时刻表对于提高乘客的运载效率、乘客乘车满意度以及提升企业运营服务水平和降低列车运营及人力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京港地铁14号线东段的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同时显现出一系列问题,诸如线网规划不尽合理、初期运营客流量过低、运营组织手段单一、运输组织水平不足等等。导致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复杂的,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在于客流预测精度不足,该问题同是实践中广泛存在的问题。客流(乘客)作为轨道交通服务的对象,无论在线网规划还是运营组织阶段都是重要的决策依据,那么预测精度对后续一系列决策将产生重大影响。客流预测是一项传统、基础的研究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发展迅猛,大运力、高速度、高准时性以及节能的特征成为了大型城市缓解拥堵的主要手段。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ommunication-based train control,CBTC)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关键技术,保障了列车的安全高效运行。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城市轨道交通面临的客运压力依然巨大,尤其是潮汐客流以及突发客流。但是,目前CBTC系统的运力已经逼近极
在区域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城际的经济、文化等联系日益密切,不仅刺激城际出行需求的增长,还使得城际出行需求多样化。城际客运通道承担着城际出行需求任务,由此产生现状运力结构与增长的城际出行需求之间的不适应、不平衡现象,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交通方式间的协同性很难得到发挥。这对区域交通系统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区域城市间的和谐发展。因此,本论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京津冀城市群多模式客运枢
高速列车是交通强国战略部署的重要建设对象。高速列车凭借其高效、舒适等特点,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作为攸关旅客生命及财产安全的大型地面运输系统,高速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至关重要。车载设备作为高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重要装备,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着列车运行可靠性,因此,有必要针对车载设备开展故障预测研究,提前发现并消除潜在故障,保障高速列车安全运行。本文基于高铁列控车载设备故障数据分析和故障
随着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电子商务市场。目前,快递长途运输的铁路运输占比不到1%,研发铁路快捷货运新装备,发展铁路快捷货物运输势在必行。本论文以160km/h塞拉门棚车车体为研究对象,结合设计及试制阶段的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对车体的强度、刚度、模态、线性屈曲、疲劳及振动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提出适应电商货物运输的160km/h塞拉门棚车车体合理性优化方案,为1
安全列尾设备运用场景是新型列控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多种先进技术,来保证我国边远地区低密度稀疏铁路运输网可以安全高效地运营。列尾设备是该系统中实现列车完整性自检测功能的关键部分,由于新型列控系统是典型的安全苛求系统,所以列尾设备的安全完整性等级也要达到SIL4级。在正式将其投入到新型列控系统铁路线上之前,需要对列尾设备的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测试后会产生一系列的测试结果数据。以目前的测试条件,测试结果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出行者更加注重旅行时间的价值,城市轨道交通旅行时间可靠性日益成为乘客衡量出行效率及交通管理者衡量运营效率的指标。乘客通常依据出行路径和出行时段的旅行时间可靠性程度对出发时间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形成综合的旅行时间可靠性评价体系,分析旅行时间可靠性对乘客出发时间选择的影响十分必要。本文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的背景下,基于自动售检票系统(A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