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马林诺夫斯基和露丝·本尼迪克的理论,文化模塑是指文化对人的塑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接受其生长的文化,逐步形成自身文化心理结构。基于这一理论,本文所用的文化模塑概念是指本体文化对异文化在认识中的加工过程及其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异文化的形象根据本体文化的需要发生变异,按照本体文化的模子来塑造异文化的特质,由此,异文化呈现出本体文化所需求的符合“逻辑”的形象。就中国历史文献记载的族群形象而言,由于汉文化的强势话语地位,中国少数民族族群形象常被汉文化贬低、扭曲。而汉文化对周边各族群贬低、扭曲的不同程度是由这些族群和汉文化的亲疏远近关系决定的。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历史上族群形象进行探究,分析其差序格局,探究其中主流文化因素。
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了众多少数民族族群。清代前期,改土归流将西南少数民族置于统一的行政建制,打破了土司据地自封的局面,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与外界的交往,丰富了外界对其形象描述的史料。《皇清职贡图》作为这一时期的官修的民族图册,以图绘各族形象,文字载其性格、风俗、喜好,使我们能比较全面、直观地了解清代前期西南少数民族族群形象。因此本文以《皇清职贡图》为中心,辅以其他史料对清代前期西南少数民族族群形象进行研究。
出于文化模塑下的心理认同观念和统治利益的需求,《皇清职贡图》在书写过程中,清统治者是站在汉文化价值观念,以及统治者的立场上来书写西南少数民族形象的。在这种意识观念的支配下。撰写者在书写态度上必然会加入主观色彩,对西南少数民族的形象进行加工模塑。因此笔者根据《皇清职贡图》图文所载内容,将西南地区各族按照汉文化认同程度高低依次划分为驯顺类、朴鲁类、狡悍类和愚顽类。通过数据统计,这四类族群形象在四川、云南、贵州三省的构成情况是:汉文化持部分认同态度的驯顺类和朴鲁类族群在四川少数民族族群中所占比重最多,在云南次之,在贵州最少。汉文化持完全否定态度的狡悍类和愚顽类族群在贵州少数民族族群中所占比重最多,在云南次之,在四川最少。清前期西南少数民族族群形象呈现的差序格局是:离汉文化核心最近、汉化程度最高的四川族群较为开化,离汉文化核心远、汉化程度较高云南族群次之,离汉文化核远、汉化程度底的贵州族群最为落后。清前期西南少数民族族群总体形象以朴鲁类、狡悍类、愚顽类等受到汉文化歧视的族群形象为主,占了将近八成之多。汉文化对西南少数民族形象的模塑总体表现为贬低和歪曲,清前期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族群形象总体特点表现为被汉文化群体动物化、凶悍化、盗寇化、荒怪化、愚鲁化。
造成清前期西南少数民族族群形象呈现的差序格局的主流文化因素有:一是清统治者的“天下体系”,表现在:视清廷为世界中心的自大观念和华夏文化优越的民族观。二是“五服制”反映的亲疏、尊卑。表现在:五服制是“华夷之辨”歧视观念产生的基础,也是形成少数民族族群形象模塑差序格局的母体。三是历史上对西南少数民族形象的模塑,表现在“华夷之辨”的产生、“华夷之辨”歧视观念加重、历史上对西南少数民族模式化书写。
综上所述,《皇清职贡图》作为一部清代官修的民族图籍,它对西南少数民族族群形象的记载,向我们展示了清前期西南少数民族族群形象。对清前期族群形象的探究、族群形象差序格局的分析、清前期民族观的探讨提供了宝贵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