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之后,我国微量化的返贫现象普遍存在,防止返贫问题无疑是我国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返贫现象的发生不仅会侵蚀脱贫成果,还会对后续扶贫开发、乡村振兴等工作形成阻碍。所以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建立防止返贫的机制成为了当务之急。教育作为“拔穷根”的基本政策之一,其重要性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但教育对于防止返贫的作用如何,有待进行深入探究,本文围绕受教育水平对消除绝对贫困、缓解相对贫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之后,我国微量化的返贫现象普遍存在,防止返贫问题无疑是我国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返贫现象的发生不仅会侵蚀脱贫成果,还会对后续扶贫开发、乡村振兴等工作形成阻碍。所以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建立防止返贫的机制成为了当务之急。教育作为“拔穷根”的基本政策之一,其重要性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但教育对于防止返贫的作用如何,有待进行深入探究,本文围绕受教育水平对消除绝对贫困、缓解相对贫困和防止返贫的作用展开研究,探究教育对于防止返贫的内在作用机制和异质性特征,对我国在后扶贫时期实现稳定脱贫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从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个贫困维度对贫困人口进行识别,探究在绝对贫困全面消除后脱贫工作应该做出何种转变。首先,本文通过对西方贫困理论和反贫困理论进行梳理,厘清教育消除贫困的传导路径。其次,本文结合我国返贫的典型化事实,整体把握我国返贫态势,并对返贫原因进行剖析,归纳出了我国返贫的基本特征。再次,对教育防止返贫的理论机制进行分析。从微观个体差异角度(如城乡差异、性别差异、家庭社会网络差异等)探究防止返贫的作用机制。最后,通过实证计量模型测算出教育对消除贫困以及防止返贫的具体效应,并对理论机制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教育对摆脱绝对贫困、缓解相对贫困以及防止返贫均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2.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使教育对于脱贫与防返贫的作用呈现反向梯度变化。3.教育能够阻断家庭社会网络对贫困的代际传递。4.教育对防止返贫的作用具有性别异质性与城乡异质性。5.家庭人口数增加对教育防止返贫起到减速作用。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全部脱贫的农村贫困人口近10000万,消除贫困工作取得显著成果。然而,脱贫人口仍面临着诸多返贫风险。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提高脱贫群众脱贫稳定性,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目标,对已脱贫贫困户的返贫风险及阻断对策的研究具有必要性和关键性意义。首先,本文研究分析了L市采取的脱贫攻坚措施与取得的成效,从构建组织领导体系、强化帮扶政策落实、强化帮扶责任落实、创新劳动奖补政策和开展社
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相关部门发布一系列稳定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及相关举措,引导各商业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然而,由于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持续增加,原有的风险管控措施已经很难跟上小微企业信贷发展的步伐。因此,各金融机构亟须对小微信贷业务的整个风险管控过程进行优化,从而进一步降低小微信
2021年2月25日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标志着历经8年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然而,脱贫摘帽不是终点,一些脱贫基础薄弱的脱贫户和一些家庭条件较差的一般户仍然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任重道远。接下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当其冲的要加强易致贫返贫人口监测,及时消除致贫返贫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致贫返贫底线。基于此,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键时期,探索
目的 分析母亲孕期心理弹性对儿童出生后小婴儿期亲子互动的影响及产后抑郁症状的中介和调节作用。方法 以上海亲子队列2016年4月—2020年6月纳入并完成产后2月随访的母亲及其婴幼儿3 429对为研究对象,使用非条件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母亲孕期高心理弹性对亲子互动不足影响,因果中介模型和分层分析评估产后抑郁症状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结果 母亲孕期高、低心理弹性组分别为1 738人(50.69
长期以来,贫困一直是一个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的话题,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战的总结表彰大会中庄严地宣布,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在现行标准下基本实现全面脱贫。毋庸置疑,我国在扶贫工作方面已经做出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了。在过去开展扶贫工作过程中,家庭收入水平一直被政府作为扶贫工作标准,但是随着我国对贫困问题的重新审视以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实际上处于贫困状态的个体及其家庭成员,不
目的 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和全身亚低温疗法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儿儿65例,随机分为头部亚低温组24例、全身亚低温组20例和常规治疗组21例。三组均给予常规维持治疗,头部亚低温组采用冰帽系统实施亚低温治疗,全身亚低温组采用冰毯系统实施亚低温治疗。比较三组患儿治疗后0、24、48、72 h振幅整合脑电图变化,治疗后7 d、14 d、28 dNBNA评分
研究背景:2020年底,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作出了关键性贡献。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确定,对于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五年过渡期,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过渡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国的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贫困治理问题的主要矛盾。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研究的问题是寻找因病致贫返贫内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内部结构,量化分析因病致贫返贫各影响因素在现阶段的
2013年,党中央提出了精准扶贫理念,全国各级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的精神,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了辉煌成就。我国贫困人口的数量从2012年底的9899万到2019年底的551万,平均每年减少一千万人。到2020年底,在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和12.8万个贫困村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了解决。随着脱贫攻坚取得的胜利,如何巩固现有的脱贫成果,使脱贫攻坚实现持续性成为
2021年2月,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710万建档立卡残疾人全部脱贫。然而,残疾人由于自身能力限制,稳定增收能力弱,抵御风险能力不足,存在较大的返贫风险。在全面脱贫背景下,如何巩固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残疾人群体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是当前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和访谈法,运用元治理理论和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以山东省A市为例,研究全面脱贫背景下残疾人返贫阻断问题。首先,总结了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