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铝热剂界面反应及炸药分解机理的理论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lock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运用周期性密度泛函理论(DFT)和从头算分子动力学(AIMD)方法,对不同种类高能金属M/CuO(111)复合物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及反应活性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模拟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纳米铝热剂Al/CuO界面的反应过程、反应机制和传播速率;探究了Al/CuO纳米铝热剂的绝热反应过程及反应性质,并将模拟过程数据结果与实验反应过程和现象进行了对比;研究了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爆轰产物(H2O、N2和CO2)间的二组分相互作用机制。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周期性DFT方法,模拟计算研究了M/CuO(111)复合物(M为Al、Mg、Ti和Zr)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及反应活性。其界面主要由表面O、Cu以及金属原子M通过离子键M-Osurf和金属键M-Cu构成。结构优化过程中界面上M-Osurf和M-Cu距离的变化表明离子键和金属键在形成界面时起重要作用。金属吸附层和CuO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Zr/CuO复合物的吸附能最高,而Al/CuO体系的形变能最小,其反应活性最高。金属层与CuO表面处的离域电子表明界面处的电子活性比其他区域高。2.基于纳米铝热剂Al/CuO界面反应过程的AIMD模拟,发现Al和CuO氧化还原反应首先发生在CuO与Al接触的上、下两个界面处,并生成铜和氧化铝。温度越高,其反应越迅速,也越完全。当温度高于2000 K时,铜原子开始渗入金属铝层。温度达到3000 K时,铝原子和铜原子相互渗透,并且铝原子最终渗入到生成的金属铜中。不同温度下,上、下界面氧化前端的传播速率和反应持续时间都有明显差别。830和1000 K温度下铝热反应不完全;2000 K时反应完成;3000 K温度下反应提前完成,且有铜原子迁移进入氧化铝中。3.通过铝热剂Al/CuO绝热反应过程的AIMD模拟,发现氧化还原反应从Al和CuO接触的界面处开始,并放出大量热量,最终生成液态铜和氧化铝。引发的界面反应使得内层氧原子向外扩散。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能量以及反应过程中形成的空位维持了氧原子的持续运动。生成的铜团簇作为障碍物削弱了体系的反应性能。氧原子连续运动作为决速步与燃烧速率相关联。这些机制可以指导人们通过控制氧原子的运动速率来调节含能层的反应性能。4.运用AIMD方法,模拟研究初始分解温度(504K)和不同压力(1-5 GPa)、604K和5 GPa、704K和5 GPa条件下FOX-7晶体的分解反应过程。结果表明,FOX-7晶体的初始分解机理为双分子分子间氢转移反应,且其初始分解机理与压力无关。FOX-7的持续分解反应与温度和压力息息相关。在初始分解温度条件下,当压力从1GPa上升到2 GPa、3 GP上升到5 GPa,FOX-7分解过程加快;当压力从2 GPa增加到3 GPa,减缓了FOX-7的分解过程。温度对FOX-7体系分解起着促进作用,并且温度和压力对FOX-7分解具有协同作用。5.运用AIMD方法,模拟研究了爆轰温度和压力下爆轰产物(H2O、N2和CO2)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CO2-N2体系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无相互反应;H2O-N2体系仅在4000 K和50 GPa下才开始发生反应;H2O-N2体系中仅只有少部分N2分子发生了分解,表明在极端条件下N2和H2O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不强。H2O-CO2体系很容易发生反应,生成不同的反应产物。高温下H2O和CO2之间的初始相互作用机制与压力无关,但温度对相互作用有抑制作用。H2O-CO2体系中会生成含有多个碳原子的碳团簇,压力越大倾向于形成更大的团簇,而高温是形成团簇的不利因素。
其他文献
自动驾驶技术结合了计算机视觉、光电传感和全球定位等理论方法,让自动驾驶系统安全地控制车辆完成驾驶任务。道路场景理解是车载视觉系统的核心部分,赋予车辆感知周围环境的能力。由于现实场景复杂多变,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完全无人监管的安全行驶,如何设计高性能智能算法成为场景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基于以上研究背景和难点,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可见光相机、长波红外相机和激光雷达的场景理解问题,设计了语义分割和双目立体匹配算
近年来,自修复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其在功能性材料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本论文中设计和制备了四种基于超分子键的自修复材料并将其应用在防污、固态电解质和锂硫电池粘结剂领域。具体内容如下:1亲水性自修复聚合物涂层的制备及防污性能的研究微生物在材料表面上的定殖严重损害了其在生物医学、水净化和生物传感器领域的应用。因此,对多功能和生物相容性的防污涂层的需求很高。在这里,我们制备了具有三重交联网络(共价键、氢键和
学位
多时标动态共存以及系统结构和参数的突然变化现象在工程控制系统中经常遇到,该类系统能很好地用马尔科夫跳变奇异摄动系统来建模。马尔科夫跳变奇异摄动系统本身同时具有奇异摄动系统的双时间尺度特性与系统工作模态随机跳变特性等诸多结构特征。在一些情况下,获取其系统内部信息可能存在着一定的挑战。本文在现有结果的基础上,建立更具一般性的隐马尔科夫模型来描述该类系统的多种系统内部信息获取受限,如跳变信息获取受限(包
学位
现代工业生产线上需要一种柔顺安全、形状适应性强、且具有足够抓取力的软体手爪,可对多种规格以及易碎易损伤的物品进行安全可靠的抓取。目前各类软体手爪虽然具有柔顺和适应不规则形状的优点,但普遍存在抓取力不足的问题。大部分软体手爪都是由纯软体材料制作,其本身刚度小的性质决定了抓取力较小,且在工作状态下会产生各种不需要的变形,如径向膨胀、轴向伸展以及不规则形变等,导致其抓取能力降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
基于天然或合成高分子的水凝胶因为其具有高含水量、生物相容性好、可注射性、生物降解性能等优点,一直是药物传递和组织工程等生物医用领域的一种重要材料。但是由于水凝胶材料的交联强度较低,以及生物医用材料制备条件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水凝胶支架的机械强度和药物控制释放能力。因此,本文选取了多种天然多聚糖和聚乙二醇(PEG)作为基体材料,设计和合成了四种水凝胶体系,并在其中引入微球或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提高
当今国际形势严峻复杂,技术革新迭代日新月异,人才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中国的未来离不开对人才的大力培养和使用。在各行各业人才当中,博士后科研人才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他们集学历职称高、科研能力强、创新思维多等诸多优点于一体,是国家宝贵的杰出人才。基于胜任力理论和“冰山模型”的传统人才评价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我国的博士后科研人才评价工作,而目前我国博士后科研人才评价中又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文选择我国博士后
当今社会,随着我国的火力发电厂发展迅速,各发电厂的机组正朝着容量大、参数繁多的方向发展,整个发电系统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现场的控制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火电厂的发展受到严重约束。而火电厂辅助控制网络系统的出现便很好地缓解了这个问题。本文以配有3×600MW机组的某火力发电厂的化水处理系统为研究背景,探究了其生产工艺与控制流程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集群式服务器的双网双冗余辅网系统对水网系统进行集中监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