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音诺尔铅锌矿床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白音勿拉镇,大地构造位置属大兴安岭南部晚古生代造山带。为了充分挖掘老矿山资源潜力,解决深部找矿及成因理论问题,最大限度的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本文重点对矿区内控矿构造类型、成矿物质来源以及成矿流体特征予以详细阐述,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类型进行系统概括及讨论。矿区内出露地层相对简单,主要有晚古生代早二叠世大石寨组、哲斯组,中生代晚侏罗世满克头鄂博组、玛尼吐组以及第四系;研究区内构造特征明显受区域构造控制,褶皱、断裂构造均较为发育,早期褶皱变形特征显著,后期多发育断裂构造,通过矿区内及其外围地区1:2000实测地质剖面的测量及坑道编录,表明白音诺尔铅锌矿矿体的产出受到褶皱与断裂构造的联合控制;矿区内岩浆岩分布较为广泛,根据野外地质资料及前人成果,可知与白音诺尔铅锌矿床成矿关系密切的岩体主要有花岗闪长(斑)岩、闪长玢岩及石英斑岩。矿区分为南北两个矿段,在矿体数量、规模、产状、厚度、品位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根据矿石的矿物组合、结构构造及矿物或集合体之间的穿切关系,将白音诺尔铅锌矿床热液成矿作用划分为两个成矿期五个成矿阶段。通过对蚀变类型及其分布规律的分析,表明绿帘石化分布较为广泛,并且随着与矿体间距离的缩短,蚀变程度有着逐渐减弱的趋势。在矿体集中的部位及其周围,多发育含透辉石、石榴石等不同类型矽卡岩矿物的矽卡岩,证明矽卡岩化与矿化的形成有着明显的联系,但是,部分地区可见明显的矽卡岩带,而无矿化现象,说明矽卡岩化并非与成矿有直接联系。而往往在矽卡岩附近发育碳酸盐化、硅化明显的部位,常具有一定规模矿体,暗示在矽卡岩化明显的地区,若伴有一定的碳酸盐化与硅化现象,则极有可能为矿化发育明显的部位。通过对矿石中金属硫化物硫、铅同位素的分析,指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根据流体包裹体研究,Ⅰ-1阶段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VL型)、富气相包裹体(LV型)及含NaCl子矿物三相包裹体(SL型)三类包裹体。VL型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375.4℃~479.8℃,盐度为10.73%~13.73%NaCleqv;LV型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415.2℃~458.4℃,盐度为5.32%~7.67%NaCleqv;SL型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434.6℃~497.5℃,盐度为42.15%~45.25%NaCleqv。Ⅰ-1阶段流体属中-高温、高盐度的不混溶NaCl-H2O体系热液。Ⅰ-2阶段发育VL型和LV型两类包裹体,VL型包裹体均一温度的变化范围为202.3℃~345.7℃,盐度为5.17%~11.22%NaCleqv;LV型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65.7℃~381.9℃,盐度1.98%~5.01%NaCleqv。Ⅰ-2阶段流体性质为中温、中等盐度的不均匀NaCl-H2O体系热液。Ⅱ-2阶段(主成矿阶段)主要发育VL型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于165.9℃~258.7℃,盐度为0.83%~5.62%NaCleqv,说明流体性质为中-低温、低盐度的均一NaCl-H2O体系热液。综上结果,表明成矿流体由中-高温、高盐度不均匀NaCl-H2O体系向中-低温、低盐度均一NaCl-H2O体系热液演化,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沸腾作用及自然冷却过程,这应是导致铅锌等金属元素富集并最终形成工业矿体的主要机制。根据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分析,成矿流体在成矿早期应来自岩浆水,而晚期则有大量大气降水的参与,并在大气降水的混入过程中对含矿物质的富集起到一定促进作用。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并总结,认为白音诺尔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并且受两期成矿影响,即印支期为主要成矿期,但受到燕山期成矿作用的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