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样也是文化的载体。随着对语言学习最终目的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验证了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通过学习一个国家的语言,我们除了能够了解到这个国家的社会形态意识,还能了解到其人民的生活习性和风俗习惯。掌握目标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是交流者是否能够得体地运用语言的前提。现实社会的这一需求促使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紧密结合。同时也要求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教授,有意识地提高学生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他们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敏感性。然而,中国的教育体制一直沿袭着结构主义教育的模式:教师认为语言的学习既是语言基础知识,语言技能和语言形式的学习。这一普遍现象促使中国学生在真实的交际过程中不能得体地与外国人进行准确地交流。随着国外对于跨文化交际研究成果的引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开始注意这一现象并潜心进行研究。国家教育部在2003年推出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随后在此基础上又制定了《新课程标准》。《标准》规定了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列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并对文化意识作了专门地阐述。尽管国家教育部做出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这一明确规定,但由于各种内在与外在因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本研究在基于国内外有关语言与文化关系理论的研究成果上,采用了个案分析的质性研究,从教学的角度调查并研究以下问题:1)高中英语教师对于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都有哪些理解?2)目前高中英语教师在进行文化教学时都遇到了哪些问题?3)高中英语教师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都采取了哪些措施?经过对四位不同教龄的高中英语教师采访内容的分析,本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四位高中英语教师普遍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很强的意识,她们一致认为真正的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而在实际的文化教学中她们遇到了以下问题:1)在现有的高中英语教材中针对文化背景知识的涉入程度不够,并且内容不够新颖。2)在搜集除课本内的关于文化知识的材料时,教师们普遍认为难度较大且花费时间长。3)一部分教师缺乏文化素养,这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4)在中国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目前没有一套可以有效检测学生跨文化能力的考试体系。这导致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只是为了应试得高分而忽略了跨文化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些问题,教师们在长期地对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道路中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1)扩充课外的文化背景知识或者组织各种培养跨文化能力的活动。2)英语教师应加强自身文化素养的培养。3)在没有可以有效检测学生跨文化能力的考试背景下,英语教师们自己创造出了一种有效的检测手段-写作。4)之后,针对文化教学这方面,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们对新手教师提出了一些建议。同时,本研究对高中英语文化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今后高中英语的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