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胆管狭窄的内镜治疗的临床价值,评价内镜治疗胆道术后良性胆管狭窄的临床效果,初步建立术后胆管狭窄的内镜治疗的系列化方案,为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外科住院病人中收治的我院以及转入我院的胆道术后37例胆管狭窄患者,均经行B超、CT常规检查,ERCP或MRCP检查,确诊的肝外胆管狭窄的病人。同时对资料中37例胆管狭窄患者分别行内镜治疗(A)组:26例,男11例,女15例,年龄在31-70岁,平均年龄46.7岁。手术治疗(B)组: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27-72岁,平均年龄46岁。随访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疗效等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术后1周肝功能自身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明显性差异(P﹥0.05);两组随访后优良率比较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别(P﹥O.05)。 A组:优良率92.3%,B组:优良率81.8%。结论:内镜下治疗胆管狭窄与手术治疗结果相当,内镜治疗术后胆管狭窄具有微创,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项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故在满足适应症且医疗条件许可下,应从临床微创角度选择再次治疗方法,其可作为术后胆管狭窄的首先治疗方法,但内镜下治疗尚不能完全替代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法相结合,可优于任何一种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