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乾隆帝统治的六十余年时间里,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的成就都达到巅峰,因此乾隆朝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盛世”。然而在乾隆帝身后仅四十余年,大清帝国面临西方列强的军事进攻时,却已出现明显的衰颓之象,从此以后,清王朝就一直深陷内忧外患之中无力自拔。现在学界在剖析、总结清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原因时,大都会追溯至乾隆后期,但学界特别是文学研究者仍未对乾隆后期进行聚焦式地、深入地研究,研究专著则迄今未见。本文以《盛衰之际——乾隆后期士人思想动态研究》为题,对乾隆后期正在潜移暗转的社会风气、士人阶层所独有的思想心态以及文学领域的独特面貌等方面问题,既描述其总体面貌,又探寻其形成原因,并揭示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力图对清代政治、学术文化及文学研究尚属薄弱的环节,作深入地探讨。 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盛中有衰的历史环境》主要描述经济、吏治、文化、军事及外交等各个领域的总体面貌,指出一些历史现象盛中伏衰、似盛实衰的实质。第二章《士人政治思想和态度》指出士人阶层在皇权与权臣的双重挤压下丧失了话语权,大批士大夫辞官退隐,与政治保持疏离状态,部分中下层知识分子欲以圣贤自任,提出治国拯弊之道,却非但得不到重用,反而被讥为狂怪之士。本文试图通过深入剖析整个士人阶层在政治上无所作为的事实,揭示出盛世政治对人才的耗弊,从而勾画出盛世不得不走向衰落的必然之势。第三章《学术领域的思想动态研究》通过对学术界汉宋之争的分析及乾嘉学术兴盛原因的剖析,指出部分学者对程朱理学的批判带着强烈的经世意图,但由于官方势力太强,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无法对现实产生实际的影响力。而大批士人争相从事学术研究,往往出于现实功利的目的,导致了学术独立品性的丧失,并且使士人丧失了现实的关怀精神,成为与空谈心性者一样的不切时务者。第四章《文学领域的思想动态研究》指出与士人在政治上话语权丧失相对应,文学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怪现象,政治权势人物成为政坛与文坛的两栖怪物,他们以凭借权位获取文学声名,又以文学声名装点权位。针对最大的政治权势握有者乾隆帝的谀颂之风也越刮越烈。考据学术开始向文坛渗透,大批士人放弃文学创作,转而从事学术研究。这些怪现象最终都导致了文学独立性的丧失,文学被挤压到边缘,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普遍不高。对袁枚生谀死仙的背后,实际上是传统伦理道德的支配力量在起作用,针对袁枚的批判与学术领域的汉宋之争有着相同的思想背景。花雅之争是这一时期戏曲领域最为突出的现象,本文指出士人审美风尚的浮靡是花雅之争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