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冠状动脉搭桥术对犬急性心梗心肌纤维化及RAS水平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108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心肌梗塞后,心脏发生心室重构,心肌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水平升高,作用于醛固酮合成的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表达增高,加重心肌纤维化。冠状动脉搭桥术已成为治疗冠心病有效手段,但关于急性心肌梗塞后冠状动脉搭桥术时机的选择上仍存在较大争议,而且冠状动脉搭桥术对在急性心肌梗塞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水平、StAR表达、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尚不十分明确。本实验,建立犬急性心肌梗塞模型,通过行早期不同时期冠状动脉搭桥术作为干预手段,测定急性心肌梗塞前后心肌梗塞的面积,心肌纤维化程度及心肌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水平,StAR mRNA表达,探讨早期冠状动脉搭桥术恢复梗死区血液供给对急性心肌梗塞在心肌梗死区中表达的变化情况,探讨早期不同时期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对犬急性心肌梗塞后的胶原沉积、心肌纤维化、RAS水平及StAR mRNA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我们通过结扎犬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犬急性心肌梗塞模型(n=30),以心电图Ⅰ、Ⅱ、avL导联ST段抬高0.2mV,T波倒置或双向,病理性Q波出现或心肌颜色明显变暗作为心梗模型手术成功标志。分别在心肌梗死后1、2、4、6周行冠脉搭桥作为实验组,完全模仿临床非体外冠脉搭桥手术过程操作,取经过深低温处理的犬异体股动脉作为桥血管。其中第2周n=4,其余每组n=6;对每个实验组分别设立心肌梗死不搭桥对照组,每组n=2。8周后开胸切取心脏分别测量心肌梗死范围(TTC染色法),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测定梗死周边区心肌纤维化程度,每只犬分别切取梗死区标本及正常心肌标本,样本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心肌局部肾素活性(RA)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并用RT-PCR的方法检测心梗区StAR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每个实验组各存活4只,对照组均存活。1、对照组心肌梗死范围(P<0.05)、梗死区心肌肾素活性(RA)(P<0.0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P<0.01)、StAR mRNA表达水平(P<0.01)和梗死周边区胶原纤维含量(P<0.05)高于1、2实验组(1、2周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及正常心肌,2、从早期不同时段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来看,3、4实验组(4、6周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梗死区RA、AngⅡ、StAR mRNA和梗死周边区胶原纤维含量表达高于1、2实验组(1、2周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及正常心肌(P<0.05)。结论1、早期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可以降低犬心肌局部RA及减少AngⅡ的分泌,减少犬心肌梗死范围,减低梗死后心肌胶原含量,改善Ⅰ与Ⅲ型胶原含量比值,减轻心肌纤维化,以1、2周治疗效果为最佳。2、急性心肌梗死后犬心肌局部StAR mRNA表达明显增高,醛固酮合成增加,加重心肌纤维化。早期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可以降低StAR mRNA表达水平,减轻心肌纤维化,以1、2周治疗效果为最佳。
其他文献
市场环境的逐步变化使企业经济转型随之加快,在此过程中企业厂房闲置问题较为严重,为能够合理的利用闲置资源,做好企业房地产管理工作势在必行,是解决房地产闲置与管理问题的
医疗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医院是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载体,门诊工作与医院整体医疗服务密切相关,是医院展示自我形象的重要窗口,门诊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医院的整体医疗
随着我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住房阶级"的维权日益发展为一种运动,进而兴起为一个重要的学术议题。论文以近10年来国内关于住房阶级维权的研究文献为依据,总结了已
对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活性微粉混凝土、低强混凝土、轻质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等)以及混凝土增强材料(非金属配筋、新型预应力钢棒等)近年的应用与发展,作了简要的论述。
目的探讨骶骨肿瘤后入路切除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例骶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围术期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S3
以《民法通则》第116条为蓝本"扩建"而成的《合同法》第121条,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时代主旋律的背景下,原本就不合时宜。该规范不仅强行介入合同当事人对履行风险的
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经济部门,零售业在产业融合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与其它产业的关联性日益紧密,形成了新的网络零售商业形态。目前我国传统零售业正面临危机,亟需寻找创新发展
对变形铝合金在航空航天器中的应用、变形航空航天铝合金的发展历程及其趋势作了简要的回顾。将国外航空器铝合金的发展分为5个阶段,将中国航空航天铝合金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
本文以2016年美国大选中的假新闻现象为切入口,从阐释路径和生成机制两个方面入手,挖掘"假新闻"这一历史悠久的"老问题"在新的媒介生态当中所发生的变异和迭代。本文试图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