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转型,中国不同收入阶层群体在物质利益分配上呈现出财产、收入分配的金字塔状况。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房价持续走高,高低收入群体对住房的消费能力相背而行。关注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廉租房制度作为解决低收入者住房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研究拟立足于制度分析的理论视角,运用社会学定量分析与质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低收入群体与住房保障局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以及其他地区的廉租房制度实践情况资料的了解,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当前廉租房制度实践现状、问题和廉租房制度实践的制约因素与廉租房制度实施效果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一套具有一定政策咨询意义的能惠及低收入群体的政策方案,建立更为科学、更加实效的廉租住房保障制度。本文建立在以下三个假设之上:1、经济因素影响廉租房制度实施效果。由于城市低收入人口数量众多,缺乏社会资源,可支配收入增长赶不上消费支出增长速度。而已有的住房公积金和经济适用房政策收益群体本质上排除低收入群体在外,廉租住房需求量极大。而廉租住房保障在当前的发展的中部城市经济社会背景下的资源投入力度又缺乏力度,导致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的推进面临较大的社会经济性压力,从而影响廉租房制度的实施效果。2、体制因素影响廉租房制度实施效果。在现行的压力型体制下,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在当前政府的任务序列中处于被边缘化的位置,政府的重视程度、配套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和保障力度、第三部门的支持程度,都影响着廉租房住房保障制度实施效果。3、社会认知影响廉租房制度实施效果。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匮乏的城市低收入群体对廉租住房保障话语体系的认识和对自身利益进行申诉的能力,以及城市居民对低收入者的态度和看法,影响着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的实施效果。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三个基本结论:(1)经济因素是影响廉租房制度实施效果的重要制约因素。巨大的社会需求与有限投入供给之间形成较大的现实矛盾,共同制约着廉租房制度实施效果。(2)体制因素是影响廉租房制度实施效果的重要制约因素。在当前的压力型体制下,地方政府往往从绩效评估角度考虑,把廉租房制度建设与实施作为绩效评估中的筹码,对中央廉租房政策进行随意变通以求在绩效评估中胜出,甚至刻意消减廉租房建设,控制廉租房入住率,从而造成廉租房制度实施效果不理想的局面。(3)社会认知因素是影响廉租房制度实施效果的重要制约因素。虽然低收入群体逐步能够理性分析廉租房对人们社会生活的作用功效,但是人们权利意识较弱、对廉租房制度的了解程度低、对政府制度信任程度较低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对廉租房制度的认知弱化,进而造成了廉租房制度实施效果弱化。为了有效提升廉租房制度实践对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的效果,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问题进行了讨论:一是关于廉租房保障对象的科学确定问题的讨论;二是关于政府在廉租房制度实施中的主体作用问题的讨论;三是关于廉租房制度的法律保障问题的讨论;四是关于廉租房融资的问题的讨论;五是关于廉租房配套管理和服务的问题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