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纳米CeO2处理对番茄生理、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ongxia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主要以番茄为研究作物,在土壤中添加粒径(10 nm、50 nm、80 nm)低、中、高用量(1 mg/kg、10 mg/kg、100 mg/kg)的纳米CeO2。研究不同粒径不同用量的纳米CeO2对番茄生理、品质以及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纳米CeO2处理下果实还原糖含量随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相比,10 nm和50 nm高用量分别显著增加24.85%、20.42%,80 nm中、高用量显著增加了31.57%、26.94%,80 nm中用量与10 nm和50 nm中用量相比果实还原糖含量显著增加;纳米CeO2处理与对照相比果实维生素C含量差异不显著,相同用量下果实维生素C含量随粒径的增大而降低。(2)纳米CeO2处理下植株全N含量与对照处理相比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10nm、50 nm高用量及80 nm低用量差异显著的降低。而果实全N含量与对照处理相比,低用量增加差异不显著,中用量除80 nm外差异显著降低,高用量降低且差异显著。纳米CeO2处理植株全P含量无显著影响,与对照处理相比果实全P含量仅80 nm低、中用量增加且差异显著,其余纳米CeO2处理与对照处理无显著差异。植株全K含量50 nm三种用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10 nm、80 nm增加不显著,甚至80 nm高用量较对照处理还降低,不同纳米CeO2处理果实全K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随着纳米CeO2用量的增加10 nm全K含量呈现上升趋势,50 nm呈现下降趋势,80 nm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纳米CeO2处理番茄植株,与对照相比,50 nm和80 nm低、中用量植株Ca含量和80 nm高用量植株Mg含量显著降低,10 nm高用量、50 nm中、高用量显著增加植株Cu含量;10 nm中、高用量、50 nm三种用量显著提高植株Fe含量;果实中的Ca、Mg、Cu、Zn含量及植株中Zn、Mn含量无明显变化,80 nm三种用量显著提高果实中Fe含量,50 nm中用量、80 nm低、中用量显著增加果实中的Mn含量。(4)纳米CeO2处理下随着施加量的增加植株地上部和果实中的Ce含量随之增加。与对照相比,10 nm高用量和50 nm中、高用量植株地上部Ce含量增加显著;三种粒径不同用量CeO2处理与对照相比果实内Ce含量均显著增加;土壤中仅一小部分进入植株体内,果实中Ce含量则更低;粒径越大,纳米颗粒进入的越少。(5)纳米CeO2处理下,与对照相比,50 nm中用量显著提高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50 nm高用量显著提高叶片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10 nm低用量显著提高叶片气孔导度,显著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6)纳米CeO2处理下植株叶片体内MDA、脯氨酸、CAT含量增加。与对照相比,10 nm高用量、50 nm低用量显著提高脯氨酸含量,粒径越小纳米CeO2越容易进入植株内产生胁迫,用量越大,抑制作用则越强;MDA和CAT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7)纳米CeO2处理下抑制了土壤脲酶活性,降低了植株对氮元素的吸收;增强了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80 nm高用量与对照相比增加显著;提高了土壤蔗糖酶的活性,50 nm高用量与对照相比增加显著;抑制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10 nm低、中用量与对照相比降低显著。(8)纳米CeO2处理下番茄果实鲜重较对照增加且差异不显著,10 nm和50 nm中用量产量分别为222.29 g/盆、226.66 g/盆,80 nm中、高用量分别为237.28 g/盆、237.68g/盆。上述试验表明,不同纳米CeO2处理能够促进番茄果实的品质及养分吸收,可增强番茄抗性,但是降低了叶片光合作用和土壤酶的活性,对番茄果实产量无明显的影响。
其他文献
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属于鳞翅目螟蛾科,是槟榔树上的主要害虫之一。目前,对红脉穗螟的防治仍以化学药剂防治为主。由于红脉穗螟幼虫蛀食槟榔果和花苞,并藏匿在其构筑的隧道中生长发育,且成虫主要隐蔽在高大的槟榔树叶片背面,致使化学药剂很难达到预期防治的效果,长期使用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也会对槟榔果的质量产生影响。本文研究槟榔花挥发物对红脉穗螟行为的影响,筛选出对红脉穗螟具
学位
锑(Sb)是一种与砷(As)同主族的类金属元素,但其所受关注很少。Sb是广泛分布于土壤的有害物质,应用于各种工业产品中,Sb的常年开采和广泛应用经过岩石风化和土壤径流等自然过程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在环境中无处不在。土壤中的活性因子差异大,可对Sb的化学行为、生物有效性和环境效应可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首先开展了 Sb(Ⅲ)在不同理化性质土壤上的氧化固定动力学实验,构建Sb的氧化-稳定化动力学模型,拟合
学位
化肥的过量施用造成了土壤微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生物有机肥的施用可以改善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降低化肥的损失,减少环境污染。通过田间试验,探究100%化肥(HF)、10%生物有机肥氮替代化肥(SF1)、30%生物有机肥氮替代化肥(SF2)、50%生物有机肥氮替代化肥(SF3)4种不同的施肥处理对旱地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分布、水肥利用效率、
学位
目前,世界各地农业环境正受到兽药抗生素的污染。含有兽用抗生素的畜禽粪便常被作为优质有机肥施用于农田,土壤中抗生素的残留可能对人类健康和土壤生态系统造成潜在风险。土霉素是畜禽养殖业中使用量最多的抗生素之一,其在全球土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检出,随着降雨淋溶以及地表径流可能会对深层土壤,甚至地下水造成一定的危害。为了揭示土霉素在土壤环境中的潜在风险,对其在土壤中的吸附及迁移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选择
学位
黄土高原是我国典型的旱作农业区,针对该地区降雨偏少且季节分布不均的特点,探究合理的施肥和覆膜方式对旱地土壤肥力和作物生产力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托山西省洪洞县刘家垣镇东梁村长期定位试验平台(2012~2019),采集了0~20 cm土层土壤样品,利用物理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减氮覆膜措施对土壤有机质(SOM)及其各组分:颗粒有机质(POM)、轻组有机质(LFOM)、重组有机质(HFOM)和矿质
学位
依托乡村振兴为背景,分析农业融资现状、模式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各地出台的农业融资政策、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综合分析共同点和创新点,提出新型农业融资模式——“5+X+1”模式,破解新型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融资瓶颈和困境,促进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发展。
期刊
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是我国华南热带地区果蔬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病原根结线虫,能够在携带Mi、N和Rk等抗线虫基因的蔬菜栽培品种上寄生繁殖,具有极强的致病力,对多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效应蛋白(Effectors)是具有操控寄主防御免疫反应、增强病原物在寄主体内侵染的一类蛋白质,可通过改变寄主细胞结构、抵抗寄主防御反应、操纵寄主基因表达等作用方式,
学位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有机染料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塑料、皮革、纤维、油漆以及化妆品等行业,其通常以有色废水的形式被排放,造成了严重的水体污染。生物炭作为一种多孔富碳产物,主要由生物质原料热解而成,具有来源广泛、廉价、加工简单、环境友好等优点,其在去除有机染料、抗生素以及重金属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实际应用潜力。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随之也产生了大量的废弃菌糠,其逐渐成为了主要的城市垃圾之
学位
文章探讨了在林业管理中如何科学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实现林业管理的智慧化、自动化发展,讨论了智慧林业的内涵和关键技术,分析了智慧林业管理的现存问题,讨论了相应的优化路径和解决对策,为相关单位的林业管理提供参考,提高林业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期刊
水环境污染问题是当今中国乃至全球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非点源污染作为水体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严重影响了水环境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汾河作为黄河的第二大支流,为山西省十分重要的水源地和供水区,在自然条件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下,山西省不仅工业污染压力较大,农业面源污染也在加重,威胁到农耕条件、水源、农作物质量。本文以汾河流域为研究区,结合汾河流域水文、断面特征情况,以汾河流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