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适宜性评价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优化配置研究——以无锡市惠山区为例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guoxian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推进,土地的非农化进程加快,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区域土地利用出现了结构失衡、低效利用等问题,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已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本文以人地关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理论等为指导,以无锡市惠山区为研究区域,在对土地利用现状数量结构、空间结构和时空动态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考虑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构建了农用地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农用地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揭示了区域土地资源适宜利用方向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最后,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平台,遵循一定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在土地利用规划指标约束范围内,结合土地适宜性评价图、土地利用分区图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对用地结构加以配置和调整,尝试建立了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方案。  本研究主要结论包括:(1)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复杂,变化明显。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得出农业用地和城市用地彼此交错,耕地面积锐减,破碎化加剧;园地总面积增加,平均斑块面积增大,集中化趋势明显;林地减少;建设用地显著增加,并且城区呈现集中连片的发展态势。(2)通过对适宜性评价分析,得出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最适宜区面积有限,一般适宜区分布广泛。这部分土地是研究区未来一定时期内重要的后备资源,需要合理引导利用。(3)在适宜性评价基础上实现了土地利用空间的优化布局。耕地主要集中在适宜性较高的地区;园地集中在较适宜农地区,朝向集中式发展,主要分布在阳山镇和钱桥街道;林地集中分布在农用地适宜性最差的低山丘陵地区;城镇建设用地的布局越来越集中,主要布局在建设用地适宜性较高的城镇区域行政中心附近及道路沿线;农村居民点主要集中在堰桥街道、洛社镇以及长安街道等农村居民点集中安置区。(4)基于适宜性评价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得到优化,相对于原有规划,弱化了政府主导意志,更侧重于从土地适宜性和社会发展相协调方面加以配置,相对于土地利用现状,符合当地现实发展的需要,有效改善了土地利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对优化惠山区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其他文献
回族是中国第四大民族,也是中国最为散居的一个少数民族,它基于自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地理等发展环境和条件的不同,逐渐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广泛适应性、多元化和
古村落是传统文化的明珠,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然而,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现代经济的冲击和大规模的建设,古村落的传统人居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渐渐失去了昔日的风采,其文化
白马雪山位于横断山脉中部地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世界遗产地“三江并流”中澜沧江与金沙江的分水岭。受西南季风和当地复杂的地形条件影响,白马雪山气候类型多样,从海拔4500m以
自主学习效能产出的体系模式其实就是一种教学体系。效能产出体系运行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在自由的环境里学习,能够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来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这种模式是一种“高效能”“高产出”的学习模式。但是对于高中生来说,这种学习模式还具有一定深度与难度,特别是要想在数学学科上很好地运用这种模式还具有一定的难度。在高中阶段由于受知识点及其他学习设施的影响,使自主学习效能产出体系不能很
目的:在关于日用瓷设计的诸多设计思想中挖掘具有东方特色的设计思想空灵设计。方法:通过对现当代日用瓷产品设计的案例分析,来发掘出东方哲学中的“空灵”在日用瓷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