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现阶段,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已进入加速发展期,但呈现区域差异大和系统内部不协调现象,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直接导向以人为本、四化同步、区域协调、提质增效的发展内涵,并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实践焦点。怎样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自组织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当前亟待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 本文从系统学和协同学视角出发,测度贵州省新型城镇化自组织系统的发展质量、耦合协调水平,借助空间相关性分析探索贵州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的空间差异,明确影响新型城镇化差异的全局因子和局部因子。并从空间视角分析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提升的推进机制、发展路径和空间规划策略,为促进贵州省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首先,借鉴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采用系统的分析方法,界定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明确“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核心,认为贵州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应从人口、经济、社会和空间维度进行探讨。其次,构建贵州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PESS评价系统,选取线性加权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分别测度贵州省市(州)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耦合协调度。第三,根据测算结果,基于ArcGIS10.2软件的自然断裂法,空间相关性分析,分异及因子探测模型分析全省新型城镇发展质量及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差异和影响因子。结论是全省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差距逐渐缩小,空间集聚性逐渐增强;贵阳市、毕节市、铜仁市、黔南州及黔西南州人口子系统贡献率低于经济、社会和空间子系统;遵义市、六盘水市、安顺市和黔东南州空间子系统的贡献率低于人口、经济和社会子系统。最后,从区域耦合协调度和因子的解释力,提出促进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规划调控机制和发展路径,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