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监狱体制的改革,监狱对在押服刑犯人员的管理已从“放羊式”管理逐渐转变为全面的人性化管理。然而,在这转变的过渡时期,却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方面,在监内改造期间,仍有部分在押服刑人员出现抗拒改造以及脱逃、自杀等极端事件的现象。另一方面,在刑满回归社会后,还有部分在押服刑人员出现不适应社会生活以致重新犯罪率居高不下的现象。对这些问题已有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许多有见解意义的看法和观点。但他们主要是站在教育者的角度来探讨的,而本文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重主体的角度,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看法和观点并就如何建立适应中国监狱管理实际的量化管理模式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实施方案。本文主要以四川省某监狱在押服刑人员实际改造情况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一、对四川省某监狱1000名在押服刑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200名在押服刑人员进行了个别访谈。了解到他们在实际改造过程中,仍然有改造的信心,只是由于个人品质、监狱管理体制以及家庭因素等的影响,以致影响其一定的改造积极性。二、对在押服刑人员个人品质分析,得出影响思想变化发展的主要矛盾是怀恋过去因犯罪时所带来的所谓的“种种快乐”与现实改造所带来的所谓的“种种痛苦”之间的矛盾。通过对这一矛盾的对立统一性分析,推出其改造目标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思想改造的积极性。对监狱管理体制分析,挖掘出监狱的管理理念、消极的监狱亚文化以及监狱民警“不作为”思想等因素影响其思想改造的积极性。对家庭因素分析,挖掘出家庭的经济状况、子女的成长、父母的健康以及配偶的处境等问题影响其思想改造的积极性。三、根据在押服刑人员思想的不稳定性、复合的矛盾心理和行为改造的波动性特点,以及为实现全面发展,达到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的目的,创建了监狱在押服刑人员思想品德教育模式。在监狱管理方面,提出创建人本和谐监狱管理文化;在自身发展方面,提出充分发挥个体特长;在监狱民警管理方面,提出建立和谐的警囚关系;在教育方面,提出实行全社会共同管理的理念。根据在押服刑人员需要减刑的需要,以及监狱减刑制度的评判依据量化考核办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创建了监狱在押服刑人员量化考核管理模式。本模式的建立更充分地体现监狱减刑制度的公平、公正和公开,更突出显示对在押服刑人员的综合考核,更积极发挥在押服刑人员的自主能动性。根据家庭是预防犯罪的原动力,同时也是在押服刑人员改过自新的原动力的相关理论,创建了监狱在押服刑人员亲情教育帮教模式。模式的建立极大程度地为在押服刑人员与亲人零距离接触提供条件,强化了亲情的感化效果。同时打造了监狱及全社会形成关爱自己、关爱别人的大爱帮教活动,在监狱里形成我们都是一家人的相互帮教氛围,在社会形成共同关心、理解、同情在押服刑人员的大爱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