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城市的发展建设,从农村工业化到土地开发再到城市的第三产业化,城市在地理空间上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在城市集聚形成产业园区并发挥集聚效应、人口从农村源源不断地向城市流动、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是高速的城镇化给中国带来了高速的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要将城市从单一的自身发展模式转向“圈层状”、“块状”的城市群的发展模式。和单一的大城市相比,城市群具有的最大优势就是它拥有单一大城市没有的区域空间结构,合理的区域空间结构将会助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而相比于单中心空间结构,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城市群,更有利于缩小区域差距,增强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信息交流等,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如何将这种空间结构的优势发挥出来,这种空间结构又是如何作用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就是本文要重点解决问题之一。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空间结构对区域经济影响以及城市群发展的相关文献,基于以上文献和已有理论基础,构建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同时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寻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理论框架部分,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城市体系理论,采用数理模型推导了多中心空间结构是如何由单中心空间结构演变而来的。其次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方面阐述了多中心空间结构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1)多中心空间结构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分工机制。(2)多中心空间结构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共享机制。(3)多中心空间结构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府干预机制。随后在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设计,选用了面板数据模型来研究多中心空间结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从单一指标体系和复合指标体系分别对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测度,前者用于城市群内部城市的经济协调,后者用于城市群整体的经济协调。此外,本文还设计了四类指标测度多中心空间结构。而对于三大机制的检验,本文利用了中介效应模型来识别两者的因果关系,以便使得结论更加可靠。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1)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多中心指数在逐渐下降,城市内部开始向网络多中心发展;而京津冀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多中心空间结构指数在上升,说明经济资源向核心都市圈集聚的趋势较为明显。而六大城市群的人口多中心指数变化则相对趋于平稳,其原因在于我国的户籍制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口的自由流动。城市群的经济集聚明显高于人口集聚。(2)城市群的经济多中心程度越高,城市群内部的城市经济协调发展度就越高,培育多中心城市群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区域空间结构,消除城市差距和区域不平等。从整体来看,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培育对城市群整体经济的协调发展也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人口多中心的结论则有明显的异质性差异,不同的城市群人口多中心对城市群内部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长三角和京津冀这类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群,引导人口集聚反而会缩小城市差距。但两个城市的集聚方向又有所区别,长三角城市群属于多中心集聚;而京津冀城市群属于次中心集聚。而珠三角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则需要进一步人口多中心化,且这两个城市群的多中心化方向也有所不同,珠三角城市群是往更高一级的城市网络体系演变,在演变过程中,甚至逐渐去中心化而达到一体化发展的趋势(这也是为什么广佛同城化的趋势非常明显);而成渝城市群的去中心化是因为成都和重庆两座城市的集聚程度过于强,导致虹吸效应产生了大范围的“集聚阴影”,成渝城市群的更像是降低中心城市的地位并培育新的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则也是经济集聚程度大于人口集聚程度,出现了空间错配,要将核心城市的经济水准与人口数量相匹配,通过合理引导人口集聚才能促进这两个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正是由于人口多中心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整体回归的系数值偏小,表明人口多中心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受具体城市群实际情况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结论,应当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3)最后,本文还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对多中心空间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路径进行了中介效应分析,明确了多中心空间结构是通过分工机制、共享机制和政府干预机制三个方面对区域经济协调发挥影响作用,进一步识别了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多中心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群的功能分工,而功能分工又能缩小城市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且通过这种路径发挥的间接效应作用比直接效应作用更为明显。而人口多中心通过功能分工作用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则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对于有些城市群而言,人口需要集聚才能促进功能分工,而对于有些城市群而言,人口需要分散才能促进功能分工,其背后的原因也因不同城市群的实际状况而有所不同。其次,经济多中心能够通过规模借用路径和功能借用路径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且功能借用发挥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而人口多种心的影响作用则依然因城市群而异常。政府干预的影响作用也有类似的情况。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1)从城市群层面考察其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形成机理及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2)丰富了相关的理论研究。从微观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厘清了多中心空间结构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背后存在的机制,这三大机制分别是:分工机制、共享机制和政府干预机制。(3)从城市群层面确定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对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为了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对单个城市群内部城市的经济协调发展,另一个层面是多中心空间结构对整个城市群经济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