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滞胀是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的简称,在英文中也是如此,stagflation是由stagnation和inflation合并而成的。这个词最早是由曾任希思政府财政大臣的伊安·麦克劳德(Iain Macleod)1965年首次提出。通常认为滞胀现象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中,伴随着两次石油危机而来,在20世纪80年代初消退后,滞胀问题的研究逐渐淡出学者的视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迅速扩大为全球的金融危机,引致全球的经济衰退。这场危机的程度之深,影响之大使不少学者都将其与起始于1929年的大萧条相比,视之为美国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必将会给资本主义未来的发展进程带来深刻的影响。 本文首先回顾了目前已有的各种对滞胀的解释。主流经济学将滞胀的产生归因于恶性供给冲击。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框架下分析石油供给冲击的影响。供给冲击导致短期内一般价格水平上升,产出下降,就业减少,经济进入滞胀状态。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市场出清的假设下考虑恶性供给冲击,它使得生产函数暂时的向下平移,减少了给定工作量水平下的产出,利率上升,从而使得实际货币需求减少。在市场出清的假设下,为了使货币需求与不变的货币量保持一致,价格水平必须上升,滞胀由此形成。将滞胀的原因归结为政府货币扩张的解释认为,产出增加与通货膨胀对于货币扩张的反应在时间上存在差异,前者先于后者出现,当产出开始下降时,通货膨胀达到高峰,于是滞胀产生。奥地利学派的解释将政府货币扩张与信贷向消费领域的扩散相结合,货币扩张带来的经济繁荣是因为价格的扭曲,最终需要通过衰退来使价格反应经济中的实际需求。在信贷扩散到消费领域后,这个价格调整的过程被拉长。制度学派的解释将滞胀归因于20世纪70年代制度环境所发生的变化,价格被操纵、通货膨胀预期的改变、国际化程度加深、劳动市场分割、对政府支出的限制等导致了滞胀的出现。马克思主义学者基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从垄断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入手分析了滞胀的原因;考察了利润率下降与滞胀的关系。这些已有的解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解释将滞胀归因于各种外部因素,虽然从现象上能提出具有一定解释力的理论,但没有把握滞胀产生的实质,不具备一般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解释抓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深刻的分析了经济停滞和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但是他们在解释通货膨胀问题上还有所欠缺。一个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视角的滞胀理论应该基于利润率的动态来理解经济的波动,从劳动过程发展引致的生产组织变迁把握利润率动态的微观基础,再结合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认识通货膨胀现象。 接下来,本文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分析经济停滞问题。首先阐述了经济停滞的含义与相关理论。关心经济停滞问题的学者大致可以分为卡莱茨基—斯坦德尔与马克思主义两支,但严格来说两支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卡莱茨基的理论将收入分为利润与工资两个部分,资本家的投资支出导致资本存量的增长,而资本存量的增长会降低利润率,从而抑制投资决策的形成,经济就趋于停滞。斯坦德尔的停滞理论认为经济体适应高速增长的储蓄倾向无法及时调整以适应较低的增长速度,从而造成生产过剩,生产能力闲置和失业增加。造成这种调整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结构已经转变为寡头垄断占支配地位。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停滞理论以保罗·斯威齐为代表,他的理论实际上是一种消费不足的理论。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剩余无法被吸收,生产能力利用率就有不断下降的倾向,结果垄断资本主义就会越来越陷入长期萧条之中。利润率下降趋势是社会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特殊表现形式。资本积累过程中,一般利润率的下降会导致资本的过剩,只能通过使一部分资本闲置或者毁灭来使得再生产的条件得以恢复。资本的闲置与毁灭使得流通过程出现混乱,破坏再生产过程的条件,使整个社会生产陷入停滞。劳动过程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这个领域长期被马克思主义学者忽视。劳动过程的发展导致生产组织随之变迁,当生产组织不再适应发展了的生产力,组织变迁的过程受到阻碍时,经济会面临停滞。 随后,本文从马克思主义视角认识和理解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进行研究的学者大多忽视了通货膨胀的历史以及理论与历史间的联系。基于菲利普斯曲线的通货膨胀理论在萨缪尔森—索洛之后偏离了原始的菲利普斯关系。马克思的商品货币理论提供了完整的理解金属货币与符号信用货币的框架,并且包含了货币内生的思想。在纸币完全脱离商品货币后,流通过程中的价值尺度就不再由货币商品来行使。货币内生于经济之中意味着通货膨胀不只是货币现象,生产中待实现的商品总价值、货币价值以及货币流通速度共同决定了所需货币的数量。 最后,本文基于利润率下降、劳动过程与马克思主义视角的通货膨胀理论,对20世纪70年代滞胀的形成与发展重新考察。首先分析了利润率动态与经济波动的关系,经验研究表明,二战结束后到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非金融公司部门的利润率存在下降的趋势,利润率的动态与经济的波动高度一致。然后考察微观的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发展的历史与现实,阐述了福特制生产组织的形成与缺陷,其自身缺陷的暴露使得福特制生产组织形式面临危机,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消费的条件被破坏,产能利用率下降,引起经济的停滞。资本主义国家试图克服危机抵消利润率下降的手段导致了持续的通货膨胀且阻碍了自身调整的进行,结果导致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