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于二氧化硫是我国主要的空气污染物,我国环境管理部门一直把控制工业部门的二氧化硫排放作为环境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虽然我国实施了大量的命令-控制型政策,中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直到2006年,实施一项激励型环境规制政策——燃煤电厂脱硫电价补贴政策以后,才逐渐扭转了二氧化硫排放量不断上升的趋势。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各国纷纷出台以固定上网电价补贴为主的市场激励型政策,以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虽然全球以风电和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在各国激励政策的支持下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但有研究认为,针对可再生能源的过度补贴可能会造成对现有技术的锁定效应(Lock-in effects),因此有可能在中长期内会阻碍更为有效的技术发明与扩散。论文以电价补贴政策为切入点,综合利用中国地级市分行业以及跨国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市场激励型政策对传统电力行业污染减排以及可再生能源行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具体来说,首先利用中国城市分行业面板数据,借助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我国实施的脱硫电价补贴政策对燃煤电厂二氧化硫减排的因果关系及作用机制,分析脱硫电价补贴政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探讨把针对污染减排行为进行补贴的政策延伸到其他二氧化硫高排放行业的可行性。其次,利用跨国面板数据,借助泊松回归模型和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研究固定上网电价补贴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分析固定上网电价补贴政策对不同创新主体及可再生能源类型的异质性作用。通过研究,论文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第一,中国脱硫电价补贴政策不仅促使燃煤电厂在短期内安装了更多的脱硫设施,同时激励燃煤电厂更有效地运行已安装的脱硫设施,从而促使中国二氧化硫排放量显著下降。与此相对应,在面临严格的命令控制型二氧化硫排放规制时,虽然二氧化硫高排放行业也会相应增加少量的脱硫设施,但是由于缺乏针对脱硫行为的相关补贴,这些二氧化硫高排放行业安装的脱硫设施的投运率较低,导致对二氧化硫减排的作用非常有限。第二,中国脱硫电价补贴政策降低了燃煤电厂通过电价补偿脱硫治污投资的不确定性,并为燃煤电厂按照规定运行脱硫设施提供了相应的激励,是“理性人”的经济激励而不是利他的公司社会责任促使燃煤电厂提高了脱硫设施的运行率。但是由于不同燃煤电厂脱硫设施的边际脱硫成本是不同的,脱硫电价补贴政策在二氧化硫减排上可能并不是成本有效。与此同时,脱硫电价补贴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对燃煤电厂运行脱硫设施的有效监管,这也带来了监管成本的上升。第三,一个国家实施固定上网电价补贴政策能够显著促进该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专利申请活动,其中对企业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专利申请活动促进作用更大。与此同时,由于不同可再生能源的能量转换特征、地理分布、开发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固定上网电价补贴政策对不同可再生能源类型的专利申请活动具有一定的异质性影响。第四,固定上网电价补贴政策主要通过可再生能源组件国际贸易这一机制促进了创新。固定上网电价补贴政策降低了投资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有助于推动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投资,进而引致了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组件需求的增长,可再生能源组件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刺激了针对可再生能源领域创新的增长。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为中国激励型环境规制政策的相关研究文献提供和补充了一个更为微观的来自地市级行业层面的实证证据,有助于识别出某一具体政策的因果关系。以往文献更多是从全国或省级层面针对更为综合的激励型环境规制政策进行研究,缺少针对一个行业的具体政策的研究,因此较难以分离出其他政策的影响并进行因果推断。论文以火电行业的脱硫电价补贴政策为切入点,利用地市级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集,有助于为火电行业建立一个更为恰当的对照组,从而能够剔除一些共同作用于对照组和处理组的其他环境规制的政策效应,进而有助于识别脱硫电价补贴政策对火电行业二氧化硫减排的因果关系。第二,把可再生能源激励政策的相关研究从单国别视角拓展到跨国视角并针对不同能源类型提供了更为全面的分析。论文利用跨国数据研究固定上网电价补贴政策对可再生能源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弥补了现有文献中仅有关于单个国家的相关研究,使研究结论更具有一般意义。与此同时,探究固定上网电价补贴政策对不同可再生能源绿色技术创新的异质性影响,丰富了现有文献的研究结论。论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论文的研究丰富和补充了现有的相关研究文献,通过梳理国内外环境治理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间的共通性和差异性,总结了相关政策的逻辑框架,提供了中国受到价格管制的电力行业的污染治理投资决策研究,同时把现有文献中关于单个国家的研究拓展到跨国层面,这些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其次,论文实证评估了价格补贴机制在环境治理和新能源创新上的作用及影响机制,为决策者提供了激励型政策在环境治理和绿色创新方面作用的决策参考,进而有助于运用恰当的政策工具促进环境质量改善和能源结构转型,实现各国提出的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