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承担着培养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合格接班人的重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执行者,主导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活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拥有一定的教学能力,有胜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能力,才能完成身兼的重任,才能不辱社会赋予的伟大历史使命。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探讨颇多,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内涵的研究、教学能力要素与结构的研究,也有对教学能力评价与培养提升路径的研究,这些研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深入探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研究者由于指导思想、哲学基础和研究视野等的不同,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的相关理论观点也就不同。每一种观点都有其积极可取之处,但也存在各自的理论局限性。例如,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要素与结构的研究中,大多学者都把教学能力素养、素质等同于教学能力,把教学能力的必要条件等同于充分条件,这样就存在不周严性、不完备性等缺陷。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基础来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把教师教学能力看作是教师这一实践主体利用一定中介作用于学生的精神世界这一实践对象所发挥的力量,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是能力要素、能力机制和能力价值指向三个维度构成的整体。其中,能力要素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养、学科专业素养、教学理论素养、教育技术素养、表达交往素养、个体人格素养等;能力机制主要包括对各种素养的认知、体悟、评价三种形式;能力价值指向主要指满足大学生成长需要、培育大学生理想信念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是教师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一实践活动的基本属性和规律的本领和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