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全世界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肺炎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严重威胁小儿健康,被卫生部列为小儿四病防治之一。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是小儿时期感染性肺炎及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主要侵犯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常年均可发病,尤以冬春及秋季为高发季节,其临床表现最常见呼吸道症状,如发热,咳嗽,喘息等,还可以引起多系统并发症,例如心肌炎,皮肤损害,泌尿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症状,少数并发症病程长,病情重,如不及时治疗,预后差,甚至危及生命。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肺外器官受损特点及预后;同时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流行规律,从而为制定可行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地对2002年1月份~2007年12月份以肺炎诊断收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儿科的1521例肺炎(其中肺炎支原体肺炎29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辅助检查资料进行调查。所有患儿均在入院第2日采集末梢静脉血,利用金标免疫斑点法做血清Mp特异性IgM、IgG抗体检测及冷凝集试验,同时进行血常规,肝生化,肾功,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及胸部正位片等检查,选择性地做心电图,脑电图,胸部CT,彩超等检查,记录每个患儿上述所有检查结果及其入院日期,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方案,转归及预后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4.0软件包,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自2002年到2007年6年间逐年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分别为12.44%,18.50%,19.12%,24.92%,32.42%,10.66%,平均发病率为19.53%,总的来讲,逐年发病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06年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份,且与其他年份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流行年;2.不同季节的发病率分别为春季15.03%、夏季11.32%、秋季27.24%、冬季22.22%,4个季节间发病率比较总的来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秋2个季节分别与夏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春季与夏季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冬秋季为高发季节;3.本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男148例,女149例,男女发病率分别为21.1%和28.57%,不同性别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P﹤0.025);4.3岁以内患儿共70例,占23.57%,3岁以上患儿227例,占76.43%,后者占多数,但支原体肺炎在婴幼儿中的发病率总的看来呈增高趋势;5.本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生肺外并发症者138例,占全部病例的46.5%。其中泌尿系统54例,心血管系统38例,消化系统23例,其他23例,并发症在感染控制后自愈;6.本组患儿中295例采用红霉素序贯疗法,其中218例在使用红霉素的同时联合头孢曲松钠抗感染,2例极重症患儿使用红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无效后改用丁胺卡那霉素并加用糖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症状体征迅速改善,疗效显著,住院时间1~4周,平均15.8±1.06(天),治愈后出院。结论:1.2006年是本地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流行年;2.冬秋季是本地区儿童支原体肺炎的高发季节;3.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有性别差异,女孩发病率高于男孩;4.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在3岁以上儿童中发生率较3岁以内高,但婴幼儿发病率总的看来呈增高趋势;5.本组小儿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发生率高,但预后好,无死亡病例,无后遗症发生;6.用红霉素序贯疗法并联合头孢曲松钠抗感染,必要时加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增强剂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