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7-烷氧基-4,5-二氢-1,2,4-三唑[4,3-a]喹啉(III)为先导化合物,应用拼合原理、生物电子等排原理等对先导化合物进行改造,分别以6-羟基-3,4-二氢-2(1H)-喹啉酮和邻苯二甲酸酐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12个7-烷氧基-4,5-二氢-[1,2,4]三唑[4,3-a]喹啉-1-酮类化合物(IVa-IVl)、22个6-烷氧基-[1,2,4]三唑[3,4-a]酞嗪化合物(Va-Vv)、18个6-烷氧基-[1,2,4]三唑[3,4-a]酞嗪-3-酮化合物(VIa-VIr)和15个6-烷氧基-四唑[5,1-a]酞嗪类化合物(VIIa-VIIo),共67个化合物。 所有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NMR和MS等方法确证。药理实验采用小鼠腹腔注射和口服灌胃两种不同的给药途径。抗惊厥实验采用2种模型,即最大电休克发作实验法和化学物质诱导的惊厥实验法,来评价所合成化合物的抗惊厥活性和可能作用机制。以旋转法测化合物的神经毒性,评价所合成化合物的神经毒性作用。 药理实验结果显示,在7-烷氧基-4,5-二氢-[1,2,4]三唑[4,3-a]喹啉-1-酮类化合物中,化合物IVd(7-正庚氧基-4,5-二氢-2H-[1,2,4]-三唑[4,3-a]并喹啉-1-酮)的抗惊厥活性最好,其最大抗惊厥活性ED50是9.8 mg/kg,神经毒性TD50是204.6,PI值20.8,其惊厥活性强于对照药苯巴比妥和丙戊酸钠,同苯妥英钠和卡巴西平相接近。 6-烷氧基-[1,2,4]三唑[3,4-a]酞嗪类化合物(Va-Vv),表现出较好抗惊厥活性,其中化合物 Vf(6-(4-氯苯氧基)-[1,2,4]三唑[3,4-a]酞嗪)的活性优于同系列中其他的化合物。其最大抗惊厥活性ED50是7.1 mg/kg,神经毒性TD50是36.7,PI值5.2。虽然抗惊厥活性要优于对照药卡马西平,但PI值较小,说明神经毒较大。 在6-烷氧基-[1,2,4]三唑[3,4-a]酞嗪类化合物(Va-Vv)的基础上,为了寻找到神经毒性低的化合物,在三唑环的3位引羰基,设计并合成了6-烷氧基-[1,2,4]三唑[3,4-a]酞嗪-3-酮化合物(VIa-VIr)。但此系列化合物并未如所设想,表现出优秀的抗惊厥活性。后根据生物电子等排原理,设计并合成了6-烷氧基-四唑[5,1-a]酞嗪类化合物(VIIa-VIIo)。其中化合物VIIm(6-(4-氯苯氧基)-四唑[5,1-a]酞嗪,命名为 Q808)抗 MES的ED50为6.8 mg/kg和神经毒性的TD50为456.4 mg/kg,得到PI值为67.1。其抗惊厥作用虽然与对照药卡马西平相近,但其神经毒性很低,保护指数明显优于对照药,具备候选化合物的条件,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并获专利证书。 总之,通过对先导化合物的结构改造,并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抗惊厥活性的筛选,得到化合物Q808的抗惊厥活优于用于临床的一线抗癫痫药,且在动物毒理实验中未表现出明显的神经素性。同时,化合物Q808对化学物质诱导的惊厥也具有对抗作用,说明此化合物具有广谱抗惊厥活性。因此,化合物Q808是有待开发的候选化合物,有必要深入进行药理毒理实验,为开发出新抗癫痫药物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