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镇静治疗对呼吸衰竭病人机械通气时应激相关指标的影响,评价两种镇静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咪达唑仑组(M组)、咪达唑仑+芬太尼组(M+F组),每组10例。分别于气管插管前、插管(镇静)后30分钟、镇静后3小时抽血查血气分析(计算患者氧合指数)及血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的浓度,同时记录相应时间点的血压、心率以及24小时咪达唑仑用量。结果:与各组插管前比较,C组患者插管后30分钟血儿茶酚胺浓度、心率及血压明显增高(P<0.05),氧合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M组和M+F组插管后30分钟和3小时血儿茶酚胺浓度、心率及血压较插管前明显降低(P<0.05),氧合指数明显增高(P<0.05)。与C组插管后30分钟比较,M组和M+F组插管后30分钟血儿茶酚胺浓度、心率及血压明显降低(P<0.05),氧合指数明显增高(P<0.05);与M组插管后30分钟及3小时比较,M+F组相应时间点血儿茶酚胺浓度、心率及氧合指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F组血压明显高于M组(P<0.05);M+F组患者24小时咪达唑仑用量明显低于M组(P<0.05)。结论:①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能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患者血儿茶酚胺水平明显上升;②镇静治疗能有效地阻止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引起的应激,改善病人氧合;③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镇静能明显减少单用咪达唑仑用量,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更适用于呼吸衰竭病人的镇静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