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患者血清HBV-DNA低水平复制及HBV特异性抗体表达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为HBV相关性肝衰竭患者评价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3年12月于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391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患者及39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历资料。1.比较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与慢性乙型肝炎HBV-DNA表达的不同及影响因素分析。2.根据HBV-Ms特异性表达的不同将肝衰竭患者分为特异性抗体阳性(指HBsAb、HBeAb和HBcAb同时阳性)和特异性抗体阴性(无HBsA、HBeAb和HBcAb同时阳性)两组,分析2组患者HBV-DNA含量的变化和生存情况。3.比较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肝衰竭2组患者之间免疫功能的不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1.391例肝衰竭患者中,急性肝衰竭患者26例,亚急性肝衰竭14例,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285例,慢性肝衰竭66例。其中,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最多,占所有肝衰竭患者的72.89%。特异性阳性组和阴性组肝衰竭患者的类型构成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患者HBV-DNA水平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6.469,P<0.05);HBeAg阳性和阴性的肝衰竭患者HBV-DNA水平均低于相应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11.665和-12.853,P<0.05)。在391肝衰竭病例中,HBV特异性抗体阳性组29例(7.42%),死亡25例(86.21%),HBV特异性抗体阴性组362例(92.58%),死亡157例(43.37%),两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抗体阳性组患者HBV-DNA水平明显低于特异性抗体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94,P<0.05)。2组HBeAg阴性患者HBV-DNA水平均低于HBeAg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7.427和7.513,P<0.05)。3.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比,肝衰竭患者免疫功能IgG、IgA、IgM及C34项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肝衰竭组IgG、IgA、IgM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正常参考范围,而C3则明显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正常参考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HBV特异性抗体阳性组与HBV特异性抗体阴性组相比在IgG、IgA、IgM检测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3结果低于HBV特异性抗体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Ms表达形式及机体免疫状态的动态变化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HBV-DNA低水平复制系机体处于免疫清除期所致,而同时伴抗-HBs、抗-HBe、抗-HBc三个抗体同时阳性则提示机体对乙型肝炎病毒的超强免疫反应,致使病情恶化、发展迅速,病死率高。因此,加强健康教育、督促患者定期复查对于肝衰竭患者的防治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