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突飞猛进,集中体现为工业化与城镇化。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其中之一便是传统村落的大量消失。中国的农业文明长达数千年,创造了数以万计的传统村落。这些村落蕴含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塑造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文化空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的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旨在从整体上保护那些集聚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从“文化空间”的角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重视,但对“文化空间”的认识尚不完善,目前还没有以“文化空间”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实上,我国存在丰富的“文化空间”,侗族传统村落中的鼓楼便有典型的“文化空间”特征。侗族九洞地区是侗族传统文化的“金三角”地区,具有典型性,目前保存尚为完好。本文以九洞地区为研究范围,以侗族鼓楼为研究对象,探讨九洞地区侗族鼓楼的文化空间内涵,并对其保护和传承提出一些建议。试图为“文化空间”的研究添砖加瓦,为侗族鼓楼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依据。本论文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为对“文化空间”的理论研究。广泛搜集国内外对“文化空间”与“侗族鼓楼”研究的文献,通过文献分析,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空间”有文化人类学、人文地理学、建筑学的内涵,并将这些学科中的文化空间理论、地方理论、场所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支撑。综合分析文化空间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标准,并以Majli文化空间为案例分析,得出强烈的地方性、高度集中性、群体性、标志性为地点型文化空间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是具体的社区研究。以田野调查为研究方法,以九洞地区侗族鼓楼为研究对象,从九洞地区区域的界定、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剖析了九洞地区侗族鼓楼作为文化空间的具体构成和保护现状,认为作为侗族文化“金三角”的九洞地区,其侗族传统文化保存较为完好,是研究侗族鼓楼文化的典型地区。通过物质载体和非物质文化两个层面分析九洞地区鼓楼文化空间的具体构成,按照地点型文化空间标准来界定,认为九洞地区侗族鼓楼与其所承载包括工艺美术、制度文化、民间习俗、表演艺术在内的高度集中的非物质文化构成了典型的地点型文化空间。最后,在鼓楼文化空间理论的视角下,结合田野调查所发现的实际问题,指出侗族鼓楼文化空间目前保护存在鼓楼与所承载的文化割裂,村寨空心化导致人去楼破以及来自现代化的冲击等问题,并从保护理念、具体实践以及保护模式等层面举出了具体的建议。保护理念上,认为对侗族鼓楼文化空间的保护应该转换保护理念,从文化空间的角度认识侗族鼓楼,认识鼓楼文化空间的整体性特点,应该将鼓楼的物质实体与其所承载分非物质文化作为整体完整地保护下来。具体实践上,建议将传统手段与现代保护手段结合起来,建立侗族鼓楼文化空间信息库,传承侗族传统的保护方法,申报“文化空间”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PPP协同保护模式,使保护资金来源多元化,使政府、村民以及其他社会力量能够良性互动,达成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