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禀赋、经营模式与废品回收群体的形成及分化研究——以烟台福山地区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众多资源向城市集聚,这吸引了大批农村人口离开农村流入城市工作,其中有相当的一部分农民进入废品回收行业从事收废品的工作。他们本属于同质化的群体,但在对废品回收群体的调查中发现,该群体早已不再同质化,产生了明显地分化。  废品回收群体地产生缘起于户籍制度地松动,随着农村衰落和农业地位地下降以及城市社会经济地快速发展,该群体及废品回收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经济收入动机、自身原因、农业劳动力过剩和熟人介绍是群体形成和发展的原因。进入城市后由于该群体职业性质,形成了居住地聚集的社会事实,也产生了群体自身特有的生活及生活策略。  废品回收群体的分化通过经营模式的不同有了分工分化的初步体现,进而通过不同的经营模式可以发现该群体在经济状况、生活与工作环境、社会交往与娱乐和自我认知四方面有明显的分层分化表现。这种分化不是模糊的,介于社会分工维度和社会分层维度的分化之间,同一群体内分成了几种不同的成员类型。同类型成员之间有着相似的收入、生活、社交和认知意识的同时,与其他类型又差别极大。  废品回收群体内部分化,始终是基于具体的个体成员类型的分化,所以需要从单个成员类型出发探究分化机制。本文结合要素禀赋理论对此进行探究,根据从业者入行的工作经验、教育文化程度等人力资本要素禀赋,从业者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投入的经济资本要素禀赋,其家庭成员年龄构成、家庭劳动力数量质量和家庭对经济收入的需求渴望程度等家庭结构要素禀赋,所拥有的亲属关系和非亲属关系关系下关系资本要素禀赋结合个体成员风险偏好因素分析论述了他们的经营模式选择和内部分化机制。认为不同个体及家庭的要素禀赋不同,促使他们选择不同的经营模式,进而产生了分工维度和分层维度的分化。
其他文献
本文是对中国分包劳动体制下服装包装厂的劳动过程及其生产政体的个案研究。纺织服装业在江苏省经济中长期居于重要地位,是江苏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依据对该服装包装厂
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乡城流动人口的主体。该群体的城市融入状况,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并催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新生代农民工普遍拥有比老一代农民工更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流动,并且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个独特的群体,农民工群体。据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度,全国农
诚信自古至今都是人们交往过程中的道德准则。诚与信互相贯通,诚是信的基础,信是诚的外在表现。对个人来说,“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对社会来说,诚信是社会进步
煤矿事故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安全问题的突表现,也是制约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从社会学视角探讨煤矿安全问题,首先应把它看做为社会良性运行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