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宋郭虛所著《圖畫見聞誌》是一部古代繪畫史要籍,該書所記畫家的上限與晚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的煞尾時間適相銜接,又有南宋鄧椿《畫繼》繼其後踵,因而構成了唐宋畫學史籍獨特的“史傳系列”.在唐宋時期的畫學著作中,《圖畫見聞誌》以其史料之詳備、敘述之精要、論理之透闢而歷來被學界推重,然而,與20世紀以來中外學者致力於《歷代名畫記》的研究而形成的豐碩學術成果相比,目前有關《圖畫見聞誌》的研究速不能匹敵其“畫史第二”的地位。已有的成果,包括從文獻學角度的整理與從藝術學角度的闡述、評價,都難稱深入,相關史實含糊不清,甚至以訛傳訛的現象亦難避免。本論文將從文獻學與藝術學等不同角度對這部繪畫史籍進行較為深入的研究。本論文大體沿着三個大的方向進行研究并得出論點:一,從歷史與文獻的角度,對《圖畫見聞誌》的作者身份、寫作過程,版本流傳、寫作背景、史料來源等基本問題進行考述,盡可能還原這部史籍的真實面貌。在第二章、第三章,廓清了學界尚有爭議的郭若虛的家世問題,肯定其係北宋開國功臣郭守文、宋真宗彰穆皇后之後人;同時考訂《圖畫見聞誌》成書於北宋元祐年間;指出《圖畫見聞誌》是郭若虛作為貴族文人收藏家在北宋前期社會上層興起繪畫鑒藏風潮的背景下,綜合前代文獻史料與個人見聞而編撰的一部畫史之書。二,從學術史的角度,對《圖畫見聞誌》作為一部晝史之書的撰作思想、寫作體例作出探討.在第四章,通過將《圖畫見聞誌》的内容、結構,及理論、史事的編寫方式與唐宋之際其他的畫學著作相比較,認為《圖畫見聞誌》在繼承《歷代名畫記》體例的基礎上又有鮮明的變化,而這種變化是對晚唐五代以來繪畫史的新潮流、新風尚的積極回應。至於其一變張彥速周詳、博赡的記史風格而為簡要清通的原則與文風,則是受北宋文人士大夫的學術與寫作風尚影響的結果。三、從藝術學的角度,對《圖畫見聞誌》的藝術思想與觀點進行闡發與評價。在第五章,通過對郭若虛的“古今優劣”觀與“繪畫風格”論的分析,揭示出郭若虛撰作畫史的時代意識。聯繫北宋文人藝術思潮,分析郭若虛藝術思想中所包含的對藝術創作主體生命意識的弘揚,遣與以蘇軾為代表的士大夫建構獨特的士人繪畫觀的理想是一致的。郭若虚與蘇軾的不同在於,其延續的以“六法”為中心的論畫觀念與蘇軾將繪畫納入到士大夫的“道統”與哲理體系去討論相比,代表着一種“傳統的話語方式”。通過以上系統深入的研究,本文希圖明確《圖畫見聞誌》作為“唐宋畫史系列”中的代表作,在保存了晚唐五代以來丰富、可信的繪畫史料的同時,所具有的學術内涵與價值:它既繼承唐代張彥遠所開創的“以史傳為中心的畫學知識系統”敘事傳統,同時又具有鮮明的時代意識,其寫作的觀念、體例開啟了宋代畫學著作的新風氣;它既繼承南北朝以來的“六法”論畫觀,同時又弘揚晚唐以來的“士人繪畫觀”,對傳統與時代的雙重闡釋,使其成為唐宋畫學風尚轉變之際的代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