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提升作为肯定自我的驱力、维持自尊的途径、寻求自我评价的动机,其核心假定在于人们有一种增强自尊、提高个人价值感、寻求积极自我认识、避免消极反馈评价的需要。它具有过分宣称、特质自我提升、自利归因、自我保护性记忆等表现形式,可以通过一致性比较、作用机制测查、内隐自我提升测量、自恋和社会赞许倾向评定等方式考查。自我提升动机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它与个人适应、人际适应有着密切联系。在人格、社会与文化心理学研究领域,自我提升动机的跨文化普适性是众多心理学家颇为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者对“中国人是否存在自我提升动机”的争论始终莫衷一是。在发展心理学研究领域,围绕青少年自我提升动机所开展的实证研究十分匮乏,有关自我提升发展与适应之关系的探讨也较为罕见。鉴于此,本文通过跨文化研究、发展性研究、关系性研究(共三大类八小项相互关联的实证研究),分别探讨了中国人是否存在自我提升动机,青少年期自我提升的发展状况,自我提升与自恋、谦虚、自尊的关系,自我提升与个人适应、人际适应的关系等问题。结果发现,中国青少年具有自我提升动机,并且其表现受制于人际关系,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不同的自我提升表现在青少年阶段遵循不同的发展路线;多种自我提升表现均可以正向预测自恋,然而它们与谦虚和自尊的关系却较为复杂;自利归因和谦虚对个人适应有利,而特质自我提升和自恋有碍于人际适应。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中加两国大学生自我提升的跨文化比较研究表明,中国大学生具有过分宣称这一自我提升的表现,并且与加拿大学生相比,中国学生的过分宣称程度更高。此外,过分宣称偏向与自尊、自恋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中国大学生在认知准确率、智力等方面的得分高于加拿大学生,加拿大学生在自恋方面的得分高于中国学生。2、自我提升的发展性研究考查了多种自我提升表现在青少年期的发展变化情况:(1)有关过分宣称的研究表明,高中生过分宣称的程度高于初中生和大学生,男生过分宣称的程度高于女生。过分宣称偏向对自恋、谦虚、自尊具有正向预测作用。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认知能力高于初中生。认知能力可以正向预测中学生的学业成绩。(2)基于社会关系模型的特质自我提升研究表明,总体而言,青少年在特质自我提升方面不存在年龄、性别和领域差异。成就特质自我提升可以在总体上预测自恋、谦虚和自尊,而人际特质自我提升对自恋、谦虚、自尊没有预测作用。(3)有关自利归因的调查研究表明,青少年具有自利归因的表现,并且大学生对人际事件的自利归因多于中学生。与人际事件相比,青少年认为成就事件更多是由内部原因引起的、可控的、持久的现象。此外,自我提升的各项指标(过分宣称偏向、特质自我提升、自利归因)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并且它们都可以正向预测自恋;过分宣称偏向和特质自我提升对谦虚具有预测作用,但两者的预测方向相反;自利归因、过分宣称偏向对自尊具有正向预测作用。(4)有关自利归因的实验研究印证了内隐自我提升动机的存在,即青少年对自己的生日数字具有独特的偏好,但这一偏好不具有年龄差异。此外,在“人际比较情境”中,青少年没有表现出自利归因。而在“非人际比较情境”中,青少年却表现出了自利归因,并且大学生的自利归因多于中学生。在评定测试效果时,青少年表现出了选择性接受和反驳的自我提升行为,且大学生的表现多于中学生。(5)有关自我保护性记忆的实验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内隐自我提升动机的存在。一方面,青少年容易回忆起对自己有利的信息,难以回记出对自己不利的消息,而再认测试的结果却表明他们没有真正遗忘那些负面自我信息;另一方面,青少年在回忆自我信息时会更多地将原先负向的信息记忆为正向的信息,更少地将原先正向的信息记为负向的信息。在各年龄阶段,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性记忆不存在差异。3、有关自我提升与适应关系的研究涵盖个人适应和人际适应两方面的内容:(1)针对自我提升与个人适应关系的研究发现,总体上,自利归因和谦虚可以正向预测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自利归因可以负向预测青少年的抑郁。高中生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低于初中生,女生的主观幸福感高于男生。高中生的抑郁程度高于大学生。(2)针对自我提升与人际适应关系的研究发现,特质自我提升可以负向预测社会喜好。受拒斥型青少年的自我提升和自恋水平更高,谦虚水平更低。高度过分宣称者的朋友数量相对较多。高度自我提升者的朋友具有一些良好的行为表现,而高度自恋者的交友方式与其他青少年有别,并且他们的朋友具有较多的问题行为。此外,过分宣称偏向、自利归因、自恋、谦虚可以正向预测青少年的友谊质量。本论文的研究发现支持了自我提升动机具有跨文化普适性的假说,描画了青少年的自我提升表现及其发展的蓝图,能够为青少年的心理辅导和教育干预提供事实依据和可资借鉴的思路,对青少年的自我发展、个人适应和人际交往具有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