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肺癌是导致死亡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约80%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近年来研究发现,包括肺癌、胃肠癌、肾癌、卵巢癌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常伴有血小板增多,其比率约10%~60%,在原发性肺癌约10%~32%,并且伴有血小板增多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差。目前国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很少。一、研究目的初步探讨血小板增多与NSCLC在临床病理特征、预后、远处转移、血栓事件以及含铂类化疗等方面的关系。二、材料与方法对2003年7月至2006年4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758例NSCLC住院患者,剔除合并其他肿瘤、血液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急慢性感染性疾病、慢性炎症性疾病等的病例后,筛选出临床资料较齐全的523例,电话随访生存期及远处转移、血栓事件的发生情况,共随访到308例。剔除失访的215例后,以初诊时血小板计数为准,将308例NSCLC分为血小板增多组和血小板不增多组,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计数资料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前进法、Kaplan-Meier法、生命表法,两组间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χ~2检验。分析因变量为二分类变量的相关因素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前进法逐步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结果(一)一般情况在入选的308例NSCLC,一般情况如下:1、年龄:59.6±10.3岁。2、性别:男性213例(69.2%),女性95例(30.8%),男∶女为2.2∶1。3、确诊方式:手术病理确诊147例(47.7%),经皮肺穿刺活检96例(31.2%),经支气管镜活检65例(21.1%)。4、病理类型:腺癌180例(58.4%,包括细支气管肺泡癌21例,腺癌伴细支气管肺泡癌成分28例),鳞癌120例(39.1%),腺鳞癌6例(1.9%),大细胞癌2例(0.6%)。5、TNM分期:Ⅰ期71例(23.0%),Ⅱ期32例(10.4%),ⅢA期44例(14.3%),ⅢB期49例(15.9%),Ⅳ期112例(36.4%)。6、308例NSCLC患者的MST为94.0w(3.6-299.0),一年生存率76.0%,三年生存率31.5%。7、308例NSCLC患者初诊时的血小板计数:平均(246.8±91.9)×109/L,低于正常4例(1.3%),正常222例(72.1%),高于正常82例(26.6%)。在高于正常的82例NSCLC患者中,轻度增高(300×109/L~350×109/L)39例(47.6%),中度增高(350×109/L~400×109/L)26例(31.7%),重度增高(≥400×109/L)17例(20.7%)。(二)血小板增多与NSCLC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的关系308例NSCLC中,Ⅰ、Ⅱ、ⅢA、ⅢB、Ⅳ期患者在初诊时发生血小板增多的例数依次为9例(9/71,12.7%)、9例(9/32,28.1%)、11例(11/44,25.0%)、16例(16/49,32.7%)、37例(37/112,33.0%),血小板增多的比率与TNM分期存在线性相关关系(p<0.05),提示NSCLC患者的TNM分期越晚,血小板增多的比率越高。308例NSCLC中,腺癌、鳞癌、腺鳞癌、大细胞癌患者在初诊时发生血小板增多的例数分别为:45例(45/180,25.0%)、34例(34/120,28.3%)、1例(1/6,16.7%)、2例(2/2,100%),比较血小板增多在各病理类型患者中发生的比率,发现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血小板增多与NSCLC病理类型无关。(三)血小板增多与NSCLC预后的关系在308例NSCLC,血小板增多组(82例)和血小板不增多组(226例)的MST、一年生存率、三年生存率分别为60.7w、57.3%、12.2%和111.6w、82.7%、38.5%,两组间整体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提示血小板增多的NSCLC患者的预后要差于血小板不增多的NSCLC患者的预后。使用Cox模型分析NSCLC生存期的影响因素,308例中有209例进入分析,结果发现初诊时血小板增多、PS评分≥2分、TNM分期晚、分化程度低、低白蛋白血症、LDH增高、血沉增快是总体生存时间(OS)的危险因素,提示血小板增多是预测NSCLC患者预后差的因素。(四)血小板增多与NSCLC远处转移的关系在308例NSCLC,常见的转移部位及患者例数从多到少依次为淋巴结218例(70.8%)、骨138例(44.8%)、肺93例(30.2%)、脑67例(21.8%)、肝46例(14.9%)、肾上腺11例(3.6%)、肾5例(1.6%)。在分析以上部位转移在血小板增多组和血小板不增多组的发生情况,并逐个比较它们的发生比率在两组间的差异后,发现只有骨转移与血小板增多有关。发生骨转移的患者在血小板增多组和血小板不增多组的例数分别为50例(50/82,61.0%)和88例(88/226,38.9%),比较两组间骨转移发生的比率,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血小板增多的患者发生骨转移的比率增高。病程中首次出现血小板增多的程度与骨转移的相关系数为0.336(p<0.001)。(五)血小板增多与NSCLC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关系随访期间,308例NSCLC患者共发生血栓事件15例(4.9%)。在15例发生血栓事件的患者中,有12例(12/15,80.0%)在发生血栓事件的前后伴有血小板增多,占病程中血小板增多患者总数(131例)的9.2% (12/131),有3例(3/15,20.0%)不伴血小板增多,占病程中血小板不增多患者总数(177例)的1.7%,比较血栓事件在病程中血小板增多组和病程中血小板不增多组的发生比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血小板增多与血栓事件有关。(六)血小板增多与NSCLC含铂类化疗的关系在308例NSCLC,有137例初始治疗采用含铂方案化疗,其中血小板增多的患者40例(29.2%),血小板不增多的患者97例(70.8%)。血小板增多组和血小板不增多组的中位PFS、ORR、DCR、MST分别为20.9w、12.5%、42.5%、49.6w和25.7w、32.0%、63.9%、94.7w,两组间除PFS外,ORR、DCR和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血小板增多的NSCLC对含铂方案化疗的疗效要差于血小板不增多的NSCLC对含铂方案化疗的的疗效。四、结论本研究回顾分析了308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血小板增多在NSCLC中的发生情况及其与肿瘤分期、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308例NSCLC中,26.6%的患者伴有血小板增多。2.在NSCLC,血小板增多与患者的TNM分期有关:TNM分期越晚,血小板增高的比率越大。3.与血小板不增多的NSCLC患者相比,血小板增多的NSCLC患者的预后差。4.在NSCLC,血小板增多与骨转移有关:血小板增多的患者发生骨转移的比率增高。5.308例NSCLC有15例患者发生血栓事件,其中80%伴有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增多与血栓事件有关。6.血小板增多的NSCLC对含铂方案化疗的疗效要差于血小板不增多的NSCLC对含铂方案化疗的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