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瓦斯吸附变形与扩散特征实验研究

来源 :高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w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煤层气储层具有典型的低饱和度、低渗透率、低压力的特性,抽采难度较大。煤层气抽采过程中,扩散作用占有重要地位。煤是一种复杂地质体,煤层气运移过程中,煤体会发生变形并对气体运移产生一定影响。研究煤吸附瓦斯过程中的变形规律及瓦斯扩散特征可为CO2注入和煤层气抽采方案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应用依据,探讨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及指导煤炭安全开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开展低温液氮吸附实验、压汞实验、吸附-变形动力学同步测试实验,了解煤体孔隙结构特征,获取吸附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温度和压力、变形参数、扩散参数,利用模型对煤瓦斯吸附扩散规律进行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煤瓦斯吸附过程为放热非恒温过程,对扩散产生影响。(1)单压吸附法产生大幅温变现象。3MPa的CH4和CO2吸附放热导致温度分别升高8.6℃和14℃。(2)吸附扩散过程和温度变化过程分别由分界时间点T转和T拐分为两个阶段。T拐略滞后于吸附量阶段分界点T转。温度越高、T转的时间均越大,对应的吸附率则越小。温度增加,吸附量减小,平衡时间减小。(2)压力是造成CO2和CH4吸附扩散阶段性的影响因素。(1)吸附过程中的CO2和CH4压力变化和吸附量变化具有对应关系,二者规律一致,均呈现阶段性变化特征。(2)压力增加,温升、T转的时间均越大,对应的吸附率则越小。(3)吸附平衡态和吸附过程中的吸附量和变形量关系并不呈现单一规律。CO2、CH4的平衡态吸附量和变形量呈线性关系。吸附过程中,CO2的吸附量和变形量呈两段斜率不同的线性关系,而CH4的同平衡态规律一致。对吸附变形过程提出一种新的阶段划分:温压综合影响变形阶段、弹性恢复变形阶段、吸附膨胀变形阶段。(4)煤瓦斯吸附膨胀变形过程抑制扩散。采用单孔模型、扩展指数模型和扩散弛豫模型对吸附率数据进行拟合验证,单孔模型效果最差,扩散弛豫模型最好。扩展指数模型描述纯反常扩散,扩散弛豫模型兼有Fick扩散和反常扩散。扩散弛豫模型中的有效扩散系数和弛豫系数随着变形量的增大均呈下降趋势,得出吸附变形对吸附扩散产生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矿物化学成分的精确确定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Si-O键在热红外波段有强烈的基频振动,岩矿中的SiO2含量与自身热红外光谱存在着很好的对应关系。利用热红外光谱反演铁矿中SiO2含量弥补了传统确定方法耗时长等方面的不足。在对铁矿石质量指标评价及冶炼工艺制定时,SiO2含量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其含量的精确确定直接决定着配矿和冶炼效率、热损失以及经济效益。然而铁矿的热红外光谱受表面粗
在高校的教学课程中,实验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学生所必须掌握的课程之一。但是由于实验设备少、实验教学时间短、实验学生太多等问题,导致实验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乏味,缺乏互动性,学习效果不佳。针对这些不足,以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实验项目的实验设备为研究对象,设计开发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实验项目虚拟仿真系统。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分析此专业实验项目的实验设备和具体内容,结合
近些年,陕西省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省份之一,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质的飞跃。但由于我国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间的资源、资金分配不合理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出现不平等现象,随之引起的问题和矛盾也日益突出,阻碍了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因此这就必须要缩小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其中财政支出是最重要的调节手段,而福利性支出更加贴近和影响人民生活。因此,本文以陕西省为例,着重研究具有福利性的基本
太原市兰村泉域岩溶地下水由于过度开采导致岩溶地下水流场与水化学场发生变化,目前岩溶地下水水化学场的变化特征及规律尚不明确。针对此问题,本文采用水化学同位素图解法、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地下水测年及离子比例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兰村泉域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循环模式及更新速率,确定了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的形成机制及控制因素,并借助PHREEQC软件进行了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结果表明:东山岩溶水系统,范庄断
露天矿山综合整治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中的重要任务,国发[2018]22号文件对推进露天矿山综合整治作出了明确的部署。本文应用新型测绘手段,结合研究区露天矿的实际需求,研究建立露天矿安全生产监管长效机制,设计构建基于传感网的安全生产监管系统,对推动露天矿的综合整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无线传感网、三维GIS及智能视频监控等相关技术的分析研究,根据矿山布置的视频监控摄像头、七要素传感器及红外传感
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之一的现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煤炭所处环境比较复杂,导致开采过程中容易诱发事故,严重影响煤矿企业的安全高效生产。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随着采深的增加而增大,且多发生在煤巷掘进工作面,在煤巷的设计、石门揭煤和上下山掘进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煤与瓦斯突出和地应力、瓦斯作用密切相关,在矿井下区段布置、井巷的设计和掘进等工作时,应以地应力和煤层瓦斯赋存两方面开展防突、消突工作。本
昭陵六骏是武德年间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跟随唐太宗出生入死、屡立战功的六匹骏马。唐太宗在其统治的中期,有感于六骏的功劳,决定将它们的形象通过石雕的形式树立于昭陵陵园内。昭陵六骏的创作,首先是李世民口授要求和撰写赞文,再由著名画家阎立本亲自起稿,最后交给当时第一流的石工进行雕刻。昭陵六骏的最终呈现,经历了从口述、文字到图像,由绘画到浮雕的两次三种艺术形式的转译。昭陵六骏,是以石料为媒材,以六为基数,采用
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种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专性细胞内寄生,呈现多样的生态位。部分支原体有一定的致病性,给不同行业造成巨大损失,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威胁。由于支原体拥有极小的基因组结构和简单的代谢途径,科学家将其作为探究生命基本功能的研究对象。他们通过对支原体基因组进行一系列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确定维持生命正常代谢的最小基因组集合。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人工合成基因组成为焦点。在2010
煤体内部孔隙分布范围广泛,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煤体中纳米级孔隙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煤层气的运移和产出。纳米级孔隙中的气体运移规律,不同于常规达西流动,其流动方式随孔隙尺度和气体压力变化,且呈多种流态并存的非线性气体流动。但是,对于纳米级孔隙及低压条件下,气体流动规律和控制模型仍然存在争议,与工程应用也有较大偏差。因此,研究纳米级孔隙内气体非线性流动规律,是煤层瓦斯运移方面的重要内容及理论支撑,对煤
探究冷冻取芯过程煤芯温度变化特性对于变温过程瓦斯解吸规律与解吸量确定至关重要。本文首先通过建立取芯管取芯过程取芯钻头温升模型,分析了钻进参数对取芯钻头温度的影响;其次,利用改进的取芯温度采集装置,实时采集取芯过程中取芯管管壁温度变化数据,从而分析钻孔深度、钻进参数及煤体破坏类型对管壁温度的影响;随后搭建冷冻取芯模拟测试装置,基于模拟试验的相似性,开展了不同取芯温度、煤芯瓦斯压力、煤变质程度下冷冻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