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分析PD大鼠和糖尿病-PD大鼠两组海马纹状体的主要差异蛋白,从蛋白组学角度寻找高血糖对PD影响的新的发病机制。 研究方法:1)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假手术组(n=10),糖尿病组(n=20),PD组(n=20)和糖尿病-PD 组(n=35)。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联合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制备高血糖大鼠模型,再此基础上采用6-OHDA单侧毁损法建立实验性糖尿病-PD大鼠模型。造模时间10周。对各组大鼠行行为学评价(自发行为不对称性,姿势不对称性、僵直实验,旋转实验),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IHC)对各组大鼠海马纹状体区酪氨酸羟化酶进行测定;2)利用 iTRAQ 技术结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two-dimensional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2D LC-MS/MS)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PD大鼠和糖尿病-PD大鼠两组海马纹状体的主要差异蛋白;通过蛋白信息学的方法,对筛选的差异蛋白行Gene ontology(GO)分析,GOG注释及Pathway注释来获取差异表达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和传导代谢通路信息;3)筛选上述差异蛋白中3-5个显著差异蛋白,通过Western Blot的方法,对其在每组海马纹状体区的差异进行验证。 研究结果:1)成功建立糖尿病-PD大鼠模型,从行为学方面评价大鼠模型,提示PD组及糖尿病-PD组在自发行为不对称性,姿势不对称性及僵直实验,旋转实验中各项实验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糖尿病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糖尿病-PD 组在自发行为运动评分,僵直实验的指标均与PD组相比有显著差异;随时间延长,PD组及糖尿病-PD组自发行为不对称评分逐渐增大,姿势不对称性逐渐加重。高血糖对PD大鼠旋转能力未见明显影响。从病理学方面评价大鼠模型,提示造模后4周时PD组及糖尿病-PD组大鼠脑损毁侧酪氨酸羟化酶反应阳性神经元胞体较大,突起明显,数量较正常组,假手术组及糖尿病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组内比较,糖尿病-PD组大鼠毁损侧酪氨酸羟化酶反应阳性细胞减少,但与PD组相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PD鼠造模成功率为51.4%;2)采用iTRAQ技术结合2D LC-MS/MS的方法,共鉴定蛋白4988个,PD组与糖尿病-PD组共筛选差异蛋白463个,其中上调蛋白质281个、下调的蛋白质有182 个。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本组筛选的显著差异蛋白的亚细胞定位主要集中于:细胞器、细胞质,细胞膜及细胞内部分;主要分子功能包括:转运功能,酶结合活性及受体结合活性;而主要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包括:单一机体细胞过程,多细胞机体过程,单一多细胞机体生物过程,细胞原件的组成和生物过程,细胞原件的组成过程,信号传导,单一细胞生物信号过程等。主要涉及的代谢、传导途径为多巴胺神经突触,补体凝血代谢过程,缝隙链接,PPAR信号通路,MAPK信号传导通路,Wnt 通路,血管平滑肌收缩途径,谷氨酸能神经突触,帕金森病代谢通路等;3)通过蛋白质功能相互作用网状图,我们选择了海马纹状体区中具有显著差异表达的5个目标蛋白质:Alpha B Crystallin,beta Crystallin A3,Haptoglobin,FGG, Complexin-1来进行验证。运用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其在每组大鼠海马纹状体区的差异,发现这5种蛋白质蛋白表达水平与质谱结果一致。 结论:1)高血糖可加重PD大鼠的运动不协调能力,随时间延长,高血糖对PD大鼠行为学影响会逐渐加重,高血糖对PD大鼠旋转能力未见明显影响;2)iTRAQ结合2DLC-MS/MS技术,有效筛选糖尿病-PD鼠海马纹状体区的差异蛋白463个,其中上调蛋白质281个、下调的蛋白质有182个。对其进行GO分析,Pathway分析等生物学信息分析。这些筛查所得的差异蛋白可能为我们今后在高血糖与 PD 相关性研究领域的科研研究提供不同的视角及新的启示;3)我们筛选了质谱分析后有显著差异的5个差异蛋白,通过Western Blot方式验证筛选的差异蛋白,验证结果与质谱分析结果一致;4)我们初步描绘了高血糖对PD影响的SD大鼠海马纹状体区的差异表达蛋白质谱,并经过验证筛选出了一组具有较好研究价值的蛋白标志物(Alpha B Crystallin,beta Crystallin A3,Haptoglobin,FGG,Complexin-1),对高血糖与PD的相关机制研究提供了可能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