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胀预期测度问题是学术界的一大难题。通胀预期作为经济主体的主观心理指标,客观上会影响自身的消费、投资、储蓄等行为,从而会对实际通货膨胀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不确定的通胀预期会导致经济衰退,资产价格波动,进而加剧经济的不确定性。因此,有效管理通胀预期是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而管理好通胀预期必须先对其进行量化。由于预期是经济主体主观心理数据,因此测度它的值并不容易。本文首先介绍了通胀预期的相关理论,并以文献综述的形式从通胀预期的形成及现有测度方法两方面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以此奠定研究本题的理论基础。其次,在具体的测度方法上,本文基于中国人民银行的储户问卷调查报告,将定性数据转化为定量数据,测度中国的通胀预期。文章首先详细介绍了目前学术界常见用于测度通胀预期的四种方法——差额法、C-P概率法、改进C-P概率法以及时变参数法,通过分析四种方法的基本假设以及计算方法,总结可能存在的缺陷,并在改进C-P概率法的基础上,引入模拟预期形成过程的学习型预期理论,这不仅可以克服改进C-P法中敏感性区间非时变性的假设,而且能够测度出公众的超前预期值。根据样本区间的不同,分别命名两种新方法为递归法及滚动法。通过比较二者的平均绝对误差MAE指标,得出递归法的预测性能强于滚动法,并且相比实际通胀率的较大波动而言,测度出的公众通胀预期序列较为平缓,说明公众的预期能力不强。再次,在通胀预期的应用上,本文利用递归法测度出的通胀预期估计了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但与传统菲利普斯曲线不同,本文在新凯恩斯混合型菲利普斯曲线的基础上,引入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作为影响实际通胀率的成本推动因素,扩展了原曲线,然后,利用卡尔曼滤波法估计出了中国时变参数的菲利普斯曲线,所得估计结果与最小二乘法的估计结果一致:产出缺口的滞后一期值、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通胀预期值以及通胀惯性能够影响当期的实际通胀率。其中,产出缺口的影响较为显著,但这种影响是具有反向作用的,这一结论也间接的证明了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是存在的;而作为正向的影响因素,通胀预期在低通胀时期比高通胀时期对实际通胀率的作用显著,这一结论表明:政府应在低通胀时期加强对公众通胀预期的正确引导,防范通胀率走高的潜在可能;新加入的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则与实际通胀率具有显著正向的关系,因此,协调好农产品供求关系、稳定农产品价格对于降低实际通胀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最后,在结论及政策建议方面,在总结本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试图利用相关研究结果为政府提供意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