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中国打开国门引进外资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迎来了空前的发展。在人们追求自我利益以及巨额的财富同时,人类并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发展正面临着危机。伴随而来的是人口爆炸式增长、土地沙漠、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增长在给人类带来经济上的效益,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也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久而久之又会威胁到人类的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协调解决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环境压力。我国计划单列市共有五个,分别是:广东省深圳市、山东省青岛市、辽宁省大连市、浙江省宁波市、福建省厦门市。它们都拥有特殊的地理优势,处于沿海区域,既是国内货物的出海口,又是国外资金和技术进入中国内陆的平台。从1991年到2010年计划单列市均增长率为15%,要远高于全国GDP增长率9%,经济增长之快令人瞩目,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在遭受极大的考验。因此对计划单列市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将为我国沿海城市经济环境建设提供参考。本文首先对经济增长与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有关理论进行回顾,列出了人地关系理论、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等经济环境发展常用理论。并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为基础,借助计划单列市自2000至2012年经济统计数据,对计划单列市经济增长与环境建设进行定量分析。我们通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建立了从2001年到2012年十年间计划单列市经济与环境建设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且以大连市在2005年到2012年间经济增长与环境发展模型体系为例对大连市经济增长与环境建设的协调关系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关对策建议。计划单列市经济增长与环境建设水平协调度一直都处于比较稳定且上升的状态,但研究发现近些年经济增长水平线与环境质量的水平线之间的差距正慢慢减小,这是因为计划单列市环境建设水平正慢慢追上经济增长速度。在实证分析中,计划单列市人均GDP的增长与环境建设是典型的正相关关系。文中以大连市为例进行协调比较分析,得出结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促进大连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必要措施。文章提出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将其作为经济增长的指导原则;运用科学技术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淘汰大批低效落后的产业以及那些严重污染环境的产业;完善环境法规,强化环保宣传教育。我们只有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才能为人类创造出更好的环境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