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然而上市公司为什么要选择股利支付,至今为谜。而众多学者为解释这个现象,提出各个理论,但依然没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2004年美国学者Baker和Wurgler从行为金融学角度首次提出股利迎合理论,并验证了在美国发达资本市场存在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迎合投资者对股利需求的现象,为解释股利支付问题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而我国资本市场与美国资本市场发展阶段不同,我国资本市场尚处于新兴阶段,迎合理论是否能有效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呢?故本文将迎合理论与我国实际情况结合,研究迎合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解释力度。本文的总体研究框架如下:首先,对几种经典股利理论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我国资本市场运用的适用性。我国资本市场与美国发达资本市场不同,我国对中小股东保护力度不够、股权结构较为特殊、资本市场发展时间较短,这一系列现象导致适用于美国发达资本市场的理论不一定能够解释中国资本市场。但迎合理论是在投资者非理性的假设条件下成立,恰好同我国资本市场上投资者情绪、心理易受外界干扰而变得较不理性的情况相契合,因此迎合理论将可能适用于探讨我国资本市场。其次,从四个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发放状况进行分析:(1)股利支付意愿角度分析:不支付股利的上市公司占比逐年下降,上市公司支付股利尤其是现金股利的意愿增强,且公司支付股利与公司的盈利性相关;(2)股利支付方式角度分析:现金股利分配方式逐渐成为股利分配的主要方式,且存在“异常低派现”及“超能力派现”情况;(3)股利支付率角度分析:上市公司股利支付水平较低,股利支付率较低;(4)股利支付连续性角度分析,股利支付连续性较好,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倾向于稳定股利支付。然后,根据现状分析结果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从上市公司整体、及股权性质划分的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等三个不同维度分析,假设管理者制定股利政策时存在迎合投资者需求。本文以2000-2017年为研究区间,支付现金股利的A股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分别从A股上市公司整体、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建立相关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公司特征模型分析管理者支付股利意愿的可能性;现金股利溢价分析投资者的需求变化;通过股利溢价对股利支付预测,判断迎合理论在我国上市公司制定现金股利支付决策的适用性。采用迎合理论实证分析中,结果表明股利溢价与股利意愿关系不显著,即不论从上市公司整体、还是国有或民营上市公司角度,股利迎合理论都无法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决策行为。表明管理者在制定股利政策时,没有考虑投资者的需求。最后,结合现状及实证分析结果,得出相关结论:投资者进行投资时,往往是非理性的,而这种非理性不利于维护投资者自身利益;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在制定现金股利政策时,不考虑投资者需求,且不考虑公司的长远发展及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较为特殊,不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投资者需理性对待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对公司进行投资时需要同时考察公司的利润及经营现金流,明确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来源是否可靠;公司管理者在制定股利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公司长远利益及投资者的权益,衡量两者关系。推动国有上市公司混改进程及民营上市公司构建股权制衡机制;监管部门要求公司融资前必须发放现金股利时,监督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也要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现金净流量及税前利润等反映公司经营发展指标予以规定,使得上市公司有足够的利润确保其分红的实现,同时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