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中期,封建盛世的光环开始逐渐黯淡,至道光朝,在西方列强的枪炮轰鸣声中,近代历史缓缓拉开了序幕。思想领域中,“经世致用”首开近代思潮之风。孕育此学风的常州,在文学领域相应出现了“常州词派”、“阳湖文派”,通过“意内言外”、“以学济文”的文学理念传达出了传统文人的现实关怀。常州曲家群体的形成,即以此为背景。曲家群体多处于常州文人的至低阶层,他们困顿于科举与生计,胶着于理想与现实,在“道”与“器”之间无所适从。其创作或者是抒怀泄愤的自我安抚,或者是阿谀媚主的进身之阶。相较于诗、词、古文中由传统转向近代的精神特色,常州剧作在思想意趣、艺术风格上仍然局限在传统的狭小境况中,没有突破。而这正可看作是中国戏曲迎来黎明之前至为黑暗的一个时期:以常州文学观念的崇实、融通与求新,以“抬高词格”触及了词的革新,却终究无心、无意于戏曲文体的与时俱进;戏曲中时代精神的注入与文体的振作,则惟有待至清末民初中西文学思潮剧烈碰撞后的反思,才能迎来凤凰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