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其文学在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吸收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某些表现手法和技巧,来抒写日本民族所特有的纤细而敏锐的感受,从而创造出川端文学所具有的那种独特的、既传统又现代的艺术风格,展现出日本文学传统中所特有的物哀、风雅和幽玄之美。其小说中始终流淌着一种悲与美交织的独特艺术底蕴。川端康成在其作品中继承了《源氏物语》以来形成的“物哀”精神并将其发展到一个新的境界,一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悲哀这个词同美是相通的”,他对物哀和美的理解形成了其唯美主义格调的一个重要方面。他以独特的眼光审视自然界的内在之美,敏锐的季节感流露在他的字里行间。同时,通过对众多女性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他对艺术和美的追求。川端康成在其小说中大量地描写了死亡,在川端康成看来,死是最高的艺术,是美的一种表现,艺术的极致就是死亡。正是基于这种独特的审美理念,川端康成在其文学创作中形成了以佛教无常美感为中心的典型的忧郁美、悲哀美的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其三部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雪国》、《古都》、《千羽鹤》,来探求川端康成文学中所流淌的日本传统美的特征及其形成缘由。本论文由五部分组成。序论部分介绍了论文的选题动机及意义、中日两国关于川端康成研究的成果以及本论文的立场角度。第一部分对川端康成小说中自然描写的特点进行了探讨分析。川端文学重视自然与人物的统一、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统一,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细致、优雅。通过对川端康成笔下的自然意象的考察,揭示出川端文学中的季节感、色彩感,蕴涵其中的无常感、悲哀感和虚无感,以及其渗透着生命悲哀的哲学体悟。第二部分是对川端康成笔下女性悲剧命运的分析探讨。通过《雪国》中叶子的死亡、驹子的毁灭;《古都》中苗子、千重子的无奈,《千羽鹤》中太田夫人自杀、文子的离去等女性悲剧命运的分析,探究其笔下“美丽而忧伤”女性的特质以及其中所体现出的“余情美”,同时分析了川端康成女性观的形成原因。正是由于他的特殊成长经历,女性才成为川端文学中“永恒的基本主题”,成为其一生的审美追求。第三部分是对川端康成死亡观的分析研究。川端康成在其作品中,大量地描写了死亡现象,反映出他对生与死、死与美、佛教轮回等特有的认识。其死亡意识的形成无疑是与其少年时代亲人相继离去有很大关系,而禅宗思想和日本物哀传统美又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本部分中通过分析叶子的死亡、太田夫人的自杀,探求川端康成死亡观的形成缘由以及日本传统死亡观对他的影响。最后部分是对本论文的总结,并提出了今后的课题。总之,展示日本民族文化的传统美,是川端康成在其创作中的孜孜追求,也是他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原因。民族的深层意识和“物哀”色彩、“幽玄”理念,正是这些流淌在川端文学中的审美理念,才形成了川端文学有别于其他日本作家的重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