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流分布态势演变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b649666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规模不断扩大,线网客流量也随之急剧增加。为了应对高强度客流的组织管理,国内许多城市纷纷开始建设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指挥平台,这也是建设交通强国和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准确实时的轨道交通线网客流分布对于实现网络运行状态监测及预警、协同运营组织优化、应急处置协调联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系统分析和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和乘客出行特性,重点围绕乘客历史出行路径推断、动态OD客流估计、乘客路径选择行为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展开,探究准确实时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流分布估计方法。研究成果对于提升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层指导意义。首先,以南京市工作日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 System,AFC)的刷卡交易数据为基础,提取了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主要包括进出站客流量和OD客流量矩阵;并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详细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布特性,探讨城市轨道交通需求分布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客流出行特性,为后续模型的构建、参数标定、验证以及应用研究奠定数据分析基础。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限制搜索深度的线网OD可达路径搜索算法;以仅有单一可达路径的OD对作为分析对象,分别采用四种不同的随机分布对单一路径旅行时间进行分布拟合,得到单一路径的旅行时间分布呈现右偏厚尾的特征,并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在对单一路径旅行时间分布特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多路径OD对旅行时间的混合分布参数估计方法,同时引入自适应机制思想以实现分布参数的动态更新,在此基础上,利用贝叶斯分类器推断乘客历史出行路径。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机制的动态分布参数估计方法能够更好地描述路径旅行时间的趋势变化和不确定性水平。同时,路径选择比例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历史乘客出行路径推断模型估计结果具有很高的可信度。然后,梳理了大规模交通网络OD估计问题中可观测量和待估计OD量之间的复杂关系,以矩阵形式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站点的动态流量守恒关系;本文突破传统动态OD估计模型对于系统噪声的高斯分布假设,构建了基于粒子滤波算法的动态OD客流估计模型,并通过粒子更新和预采样动态捕捉OD客流周期性的影响强度。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历史值估计法和卡尔曼滤波方法,本文构建的基于粒子滤波算法的动态OD客流估计方法在整体指标和分时段指标都表现出更高的准确性,且具有非常良好的运行效率,完成单个时间段的OD估计平均仅耗时1.37秒,完全满足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动态运输组织的时效性要求。最后,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路径选择行为特征以及与道路交通系统的不同点;分别从路径固有属性(换乘次数、路径旅行时间)和拥挤关联属性两个方面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中路径选择行为的潜在影响因素,并建立对应量化表征指标;以AFC刷卡数据和根据路径推断结果仿真得到的精细路径状态信息为基础建模数据,构建了基于条件多项Logit模型的乘客路径选择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结果表明,相比于只考虑简单静态路径信息的选择模型,本文构建的乘客实时路径选择模型不仅具有更好的拟合能力,还更深度而全面地揭示了乘客路径选择行为的决策机理,可以为企业运输组织方案的制定提供精细化和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纳米尺度下金属材料的热学性能和稳定性是微/纳机电系统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它关系着器件的性能指标、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纳米金属在力、电、热等多方面都表现出了不同于其宏观块体材料的新异特性。原位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因具有原子级分辨能力并可原位搭载各种外场,现已成为研究纳米金属材料新异物性的首要方法。纳米金属的热学行为和稳定性是微纳器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原位透射电子显微技术针对纳米金属的热力
视频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研究的热点,在智能视频监控、医学图像诊断、智能人机交互和虚拟现实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随着国内外的研究机构不断地对目标跟踪技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该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面对光照变化、背景复杂、尺度变化和遮挡等复杂场景,目标跟踪算法仍有很多理论与技术问题亟待解决。针对视频目标跟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传统目标跟踪算法的基础上,围绕算法的运动模型、搜索方案和表
流线型钢箱梁因自重轻、承载力高以及整体性强等优点,已成为大跨桥梁主梁的主要形式之一。然而,在长期车载及风载等持续作用下,大跨钢桥钢箱梁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同形式的疲劳病害,当疲劳病害积累到一定程度,其结构安全性往往会受到显著影响,需进行加固修复。相比于更换原材料、焊接修复等传统加固措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FRP)因轻质高强、便于施工、耐久性优异等
磁动力学过程的研究对基础物理的发展和自旋电子学器件性能的提高都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磁性材料结构和有效场分布的变化,磁矩的集体进动表现出多种多样的模式。这些丰富的磁动力学过程反应了磁性材料的磁动力学性质,并可通过多种手段进行调控。本论文系统研究了坡莫合金(permalloy,Py)铁磁连续薄膜及微纳米结构中的磁矩进动的各类模式,以及Nd基非磁材料-坡莫合金磁性异质结和磁性多层膜中磁动力学过程,主要的研
自石墨烯获得诺贝尔奖以来,二维材料在能源、电子器件和生物传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地研究。二维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光学和电学性质,特别是在生物分析领域越来越受到科学家的关注。生物传感器的构建一方面需要寻找能展现更高性能的新材料,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功能化进一步优化现有材料的性能,使材料充分发挥其优势,使得构建的传感器展现出更优异的性能。因此,为进一步提高生物传感器中的灵敏度,准确度,选择性和便携性等
新兴无线应用和业务不断涌现,高速无线接入需求迅猛增长,拥挤的微波频段已无法承载未来网络的海量高速宽带数据。毫米波频段拥有丰富的频谱资源,支持宽带信号传输,同时天线单元物理尺寸小,便于集成大规模天线阵列提供高增益方向性波束。毫米波通信具有巨大潜力,是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毫米波信号传输特性与硬件实现限制,传统微波通信系统中的技术难以直接应用。鉴于此,本文对毫米波通信系统中的关键问题进行
超材料是由亚波长单元以周期或非周期形式排列而成的人工结构。通过合理设计单元结构可获得自然界材料所不具备的等效参数(例如声学中的负质量密度ρ和负弹性模量B、电磁学中的负介电常数ε和负磁导率μ),从而为声波和电磁波调控提供了新的方式与可能性。虽然声波和电磁波在本质上有着极大差异,但相似的波动性使得声学超材料和电磁超材料在设计上有很多共通之处。本文分别对超材料在声波和电磁波调控中的物理特性展开研究,主要
移动通信发展至今,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移动社交网络、移动多媒体等业务的兴起对数据传输速率的提升、应用类型的多样化提出更高要求。为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移动通信需求,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技术应运而生。通过在基站端配置大量天线,大规模MIMO可以充分挖掘空间自由度,增强空间分集与复用技术,显著提升频谱效率。大规模MIMO技术虽
机器翻译,自动语音识别等领域已经被研究了半个多世纪。这些系统要实现功能是在人与机器,甚至在机器与机器之间能够像人与人一样自然地进行互动。传统的语音识别系统只对说话人的讲话内容进行语音到文字的转换,而不考虑说话人的状态、情绪等特征。语音情感识别正是研究说话人的情感状态。但是相比于语音识别等传统任务,语音情感识别任务缺少大规模的情感语音数据库,而且很多种语言没有情感语音数据库。因此,通过传统深度学习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