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TS序列和trnL-F序列探讨中国岩黄耆属植物的系统学关系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xingshua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驴食草属为外类群,利用核糖体DNA ITS序列及叶绿体非编码区trnL-F序列对岩黄耆属及其近缘属藏豆属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研究。共测序17种33个个体。并从Genbank上下载岩黄耆属(2个种1个变种)的ITS序列和驴食草属的ITS序列、ITS2序列和trnL-F序列各一条。用最大简约法和邻接法两种方法构建系统树,对其系统学关系加以探讨。ITS序列用两种方法构建的系统树具有相同的拓扑结构,支持将岩黄耆属的木本组独立出来,将藏豆属归并至岩黄耆属中。多茎组和短茎组的同源性很高,可以推断出它们在进化的过程中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同样,在ITS2序列区段构建的最大简约树和邻接法构建的系统树结果也基本一致。且本序列与ITS序列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也支持将木本组独立成属,并将藏豆属归并入岩黄耆属中。在叶绿体非编码区trnL-F序列中,用最大简约法构建的系统树和前两个序列构建的系统树得出的结论也相同。而用邻接法构建的系统树得出的结论和前面的系统树有一点差别,即藏豆属没有和扁荚组聚为一支,而是独自成为一支,但也聚到岩黄耆属的内部。综合ITS序列、ITS2序列和trnL-F序列的六个系统树,支持将岩黄耆属的木本组独立成属,将藏豆属归为岩黄耆属,作为岩黄耆属下的一个组。多茎组和短茎组在岩黄耆属中,是亲缘关系最近的两个组。结果还表明,ITS和ITS2序列在岩黄耆属中的进化速率比trnL-F序列快,ITS和ITS2序列的进化程度相近,差异程度都在25%左右,trnL-F序列则只有14.1%。综上所述,本研究支持Choi和Ohashi(2003)的观点,即其对岩黄耆属的界定比较符合实际,能够得到分子系统学的支持,并对其属下系统学关系有更进一步的阐述。
其他文献
自从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渐趋向于人力资本拥有水平和人力资本潜在价值发展能力上。然而,传统且简单的劳动合同并不能保证知识型员工能够做到更好,更自觉地工作,也无法在管理方法上有效地监督和约束他们。而实施股权激励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传统管理方法和激励措施的不足。因此研究企业进行股权激励方案的动机以及实施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实施股权激励方案,获得最大化的效果。本文意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和用户对汽车质量及其使用性能期望值的不断提高,对于车用发动机性能综合测试和可靠性测试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但是,随着发动机电控系统功能的不断提升
近年来,大批学者对约束规划理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其中线性约束规划是最先引起人们注意并付诸于研究的,而非线性约束规划由于其自身的非线性,以及求解的多样性,成为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