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有共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哲学的永恒命题,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仁人志士的价值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如一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新中国成立65年来,我们党对公有共富的思想认识日益深化,实践经验越来越丰富,道路越走越宽广。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大做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公有共富思想的理论来源出发,阐述其科学内涵和理论依据,系统梳理和充分展现65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公有共富的不懈探索和追求。毋庸讳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绩鼓舞人心,前景令人振奋。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当前私有化言论甚嚣尘上,公有制发展面临困境,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步扩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同步提高,发展的成果还远没有普惠人民,不断拉大的收入差距阻碍着我国共同富裕实现的步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探讨如何做大做强公有制、实现共同富裕等问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公有共富思想进行深入的探讨,正是防止两极分化、缩小三大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实现马克思所构想的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富裕和谐的社会,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中心任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真正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就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做大做强社会主义公有制,加强和改善以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解决人们最关心、最迫切、最直接的问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达到社会和谐。本文以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新思路新政策为出发点,对新时期公有共富的实现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实际,提出在新时期实现公有共富的一些建议,具体阐释相关政策的落实,最终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