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敏剂生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化工过程,废水处理难度极大,至今尚未见能有效处理光敏剂化工废水的研究报道和工程应用。某化工企业光敏剂生产基地尽管建造了化工废水处理站,但始终未能成功启动和运行。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受企业委托对已收集的光敏剂化工废水的生物处理可行性进行实验室研究,然后在实验室研究基础上进行了工程放大试验。得到如下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1) 通过分析废水成分,提出了光敏剂废水“分流处理+分散预处理+综合处理”的总体污水处理技术路线。实践表明通过对光敏剂生产废水中高含盐废水的分流处理、含硫废水分散预处理,可以使综合废水的COD从15000mg/L左右下降到4000~6000mg/L左右,提高了废水末端处理达标排放的可行性。 (2) 实验室研究和工程调试结果表明,采用水解酸化—PACT/SBR生物处理技术对难生物降解的光敏剂废水进行处理是可行的。该系统正常运行时,可以保证进水COD=800~3000mg/L时,出水小于150mg/L,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基本要求。 (3) 设置两个相对独立的水解池可以提高水解微生物的耐污解毒能力,强化水解酸化效果。色谱分析表明通过二级水解池后废水中极性有机物的种类增加、非极性有机物减少;废水BOD5/COD从0.15提高到了0.33。 实践结果表明,根据水质特性有针对性地将污水处理新技术、新方法融合在传统污水处理系统中进行现有污水处理厂的改造,可以在低投入的情况下获得良好的处理效果。论文对调试过程中各工段COD等水质指标的变化过程、系统中活性污泥特性等进行了详细的追踪和分析;对工程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成果对指导光敏剂化工废水的处理以及工程放大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