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据报道:入院时血清白蛋白(Alb)水平预示肿瘤造成机体代谢的障碍,对不同癌肿(胃癌、乳腺癌、卵巢癌、结肠癌、血液病等)有预后价值。近年来,在我国青年胃癌发病率呈现增高趋势,血清Alb对青年胃癌预后影响研究甚少,本研究通过分析初治青年胃癌患者入院时血清Alb水平、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无病生存期(DFS)等,探讨入院时血清Alb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青年胃癌DFS的影响及预后意义等。研究方法: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测定及GBD2000报告中使用的年龄分层,定义44岁及以下为青年人。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就诊于XXXXXX并且年龄于44岁及以下的青年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共入组符合条件青年胃癌患者59例。根据我院检验科血清Alb正常值范围(40-55 g/L),以正常值下限为界,分别分为<40 g/L组(降低组)和≥40 g/L组(正常组)。本研究中使用统计学软件为标准版SPSS 16.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普通X2检验、连续校正X 2检验及Fisher’s检验法)分析两组间血清Alb与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Pearson’s相依系数分析相关作用大小。依据DFS随访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组和正常组)与DFS的关系,并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评估生存期差异。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血清白蛋白等因素对青年胃癌患者DFS的影响,除特殊标注外,p<0.05认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研究结果:本组研究资料显示一共入组青年胃癌患者59例的血清Alb范围介于27 g/L-49 g/L,平均血清白蛋白浓度为42.59 g/L。比较血清白蛋白降低组和正常组在年龄、性别、肿瘤浸润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发病部位、TNM分期、CEA、CA19-9、血型及吸烟、饮酒等临床病理特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病理因素经COX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深、TNM分期晚、低血清Alb、高血清Glo及CEA是影响DFS的不良预后因素(P=0.024,P=0.022,P=0.004,P=0.046,P=0.012);进一步采用COX多因素(Backward Wald法)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浓度和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D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5,HR=0.0892,P=0.032,HR=3.815)。结论:1、初治入院青年胃癌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影响青年胃癌术后无病生存期的重要指标;并且未发现青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与其血清白蛋白水平有明显相关性。血清白蛋白临床上方便获取,对预测及评估青年胃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营养支持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是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期的重要辅助治疗。本研究中的血清白蛋白降低提示DFS差,同时也是评估患者营养状态的良好指标,可继续探讨对于入院时血清白蛋白降低的青年胃癌患者积极采取营养支持治疗,能否提改善青年胃癌DFS。2、青年胃癌患者DFS预后的不良因素与临床病理因素密切相关,肿瘤浸润程度,肿瘤分期,血液学指标:血清白蛋白浓度及球蛋白浓度,CEA等皆可影响青年胃癌DFS的预后,并且肿瘤浸润深度和血清白蛋白浓度是青年胃癌患者预后(DFS)的独立预后因子,且血清白蛋白是唯一保护性因素。肿瘤浸润深度T3-T4青年胃癌患者的复发转移风险是T1-T2的3.02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