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养殖亟待解决的种质、病害、环境和产品质量等日趋严重的问题,从栉孔扇贝本身的防御机制和神经内分泌机制入手,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环境胁迫,应激激素与血细胞免疫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从生态免疫学角度,探讨了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原因,为栉孔扇贝病害防治和种质优化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较为系统地综述了贝类生态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应激激素对贝类细胞免疫活性的抑制作用,以及生态免疫过程中免疫成本的投入与其他生态因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了病原体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提出了贝类生态免疫机制研究新见解和新思路。2.筛选出一种较适用的抗凝剂配方:Glucose 20.8 gL-1,EDTA 20mM, Sodium chloride 20 gL-1,Tris-HCl 0.05M,pH=7.4。3.模拟研究了栉孔扇贝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环境胁迫因子,包括露空胁迫(5°C,17°C和25°C露空最长持续24小时),急性温度胁迫(从17°C分别直接升至23°C和28°C或降至11°C),急性盐度胁迫(从盐度31直接升至盐度35或降至盐度25和20),饥饿胁迫(持续40天)和密度胁迫(分为低、中和高密度),对栉孔扇贝血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养殖过程中的露空胁迫对栉孔扇贝的血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削弱了扇贝胁迫后恢复的最初24小时中抗击病原体的能力。高温下(25°C)的露空胁迫能够显著地降低扇贝的成活率。急性升温胁迫(从17°C突变至28°C)会严重的破坏栉孔扇贝的内稳态,损伤其血细胞免疫功能,从而增加了扇贝对病原体的易感性。而扇贝对快速的降温胁迫(从17°C突变至11°C)则具有较高的耐受性。盐度20的低盐胁迫能够显著抑制栉孔扇贝的血细胞防御功能,同时低盐有利于许多病原体的繁殖,两方面的协同作用,将大大增加扇贝大规模死亡的几率。饥饿胁迫(40天)能够显著地抑制血细胞的免疫活性,然而在实验室饵料充足的条件下,养殖密度除了对血细胞的吞噬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外,对血细胞其他的免疫活性影响不明显。4.揭示了环境胁迫因子,包括露空胁迫(17°C露空24小时),温度胁迫(从17°C分别直接升至28°C或降至11°C持续7天),低盐胁迫(从盐度31直接降至盐度20持续7天)和饥饿40天胁迫,对栉孔扇贝血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露空胁迫(17°C露空24小时),低盐胁迫(盐度20持续7天)和饥饿40天胁迫严重损伤了血细胞的膜系统及各种细胞器的结构。5.利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栉孔扇贝血淋巴中应激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基础浓度,分别为0.088±0.11, 18.63±1.96和2.59±0.46ng/ml。研究了血淋巴中应激激素对环境胁迫(包括露空,急性升温和急性降盐)的响应水平,急性露空,升温和降盐能够显著提高血淋巴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而多巴胺浓度变化却呈现出完全相反的趋势。6.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体外诱导栉孔扇贝血细胞研究结果表明:浓度为30ng/ml或50ng/ml的去甲肾上腺素能够显著抑制血细胞的吞噬活性,浓度为50ng/ml的去甲肾上腺素能够显著抑制血细胞的活性氧产物,而肾上腺素对血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则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