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集中资金、专业理财、组合投资、分散风险的集合投资方式。它一方面通过发行基金份额的形式面向投资大众募集资金;另一方面,又将募集的资金,通过专业理财、分散投资的方式投资于资本市场。其独特的制度优势促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断上升。中国投资基金业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尤其是开放式基金的发展,可以说是蒸蒸日上,这一发展态势可以从其日益丰富的品种和不断增加的数量方面得到体现。然而,经历了几年的发展,其“质”究竟如何,要对这个问题做出全面客观的回答是比较困难的。在评价基金质量的诸多标准中,对其业绩进行评价或许是个不错的切入点:基金业绩评价是对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的衡量。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投资者需要根据基金经理的投资表现来了解基金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投资目标,监测基金的投资策略,并为进一步的选择提供决策依据;投资顾问需要依据基金的投资表现向投资者提供有效的投资建议基金公司一方面为吸引基金投资会利用其业绩表现进行市场营销,另一方面会根据绩效衡量提供的反馈机制进行投资监控,并为改进投资操作提供帮助;管理部门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角度出发也会对如何恰当地使用绩效衡量指标加以规范。所有这些方面都依赖于对基金业绩的正确衡量以及对业绩信息的恰当利用。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只有在基金业绩具有持续性的前提下,基金的业绩评价才有意义,否则如果只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显然是不合理的。对我国基金业绩的持续性进行研究的意义在于:首先,对投资者而言,通过探讨基金业绩持续性的规律和特点可以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一些指引;其次,对监管层而言,有助于为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基金评价体系提供指导,对基金业绩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基金之间的良性竞争与发展,更好地发挥基金在稳定市场,倡导理性投资,优化金融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最后,考虑到基金是证券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对其业绩持续性规律和程度进行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市场有效性假说”(Efficient MarketHypothesis)的检验,从而引导我们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进行深入的思考,为监管层实施有效监管和科学引导提供一些参考。
本文以我国开放式基金(不包括货币型基金)为研究对象,对其从2004年1月至2006年7月的业绩持续性规律分别采用双向表法(COIltingency table)和回归模型法进行了研究。试图探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从总体上看是否具有持续性?如果有,那么其规律如何?如果没有,原因是什么,基金业绩会随时间呈现什么变化规律吗?带着这些问题,我试图通过这篇文章得到一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