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耕地作为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耕地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一定数量与质量的耕地资源是保证粮食生产的必要条件。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人均耕地占有量低。由于耕地资源不足,人口持续增长以及经济发展对粮食需求的刚性增长,确保粮食安全已经成为我国农业政策的基本目标。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稳粮保供给”的方针,以确保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生产稳定发展。农户是耕地生产经营的组织者,同时是农村微观经济主体,农户的耕地经营行为是决定农业产量和增长速度的直接力量。从微观角度研究农户耕地生产经营行为,研究农户在耕地经营中的行为态度、行为方式及其变化状况,揭示耕地经营的微观基础,对提升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和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确定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等,对影响农户行为的因素和耕地利用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理论基础,梳理了本文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行为经济学理论、经济人有限理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论基础,为后面的实证分析做指导;第三部分,对农户耕地经营的特点及行为分析,得出雨城区农户耕地经营具有农户经营目标双重性、土地利用细碎程度高、农产品商品化率低三个特点。从农户耕地利用、生产投入、新技术采用三个方面来分析雨城区农户耕地经营行为,研究结果发现,部分农户兼业经营,收入渠道多元化,耕地利用呈副业化趋势;高收入农户非农业经济收入比重大,农户对耕地的关注程度下降,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过量施用农药和化肥;农户选择新技术时,更注重这项技术所带来收益的提高;第四部分,建立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耕地经营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年龄、耕地规模、家庭总收入、主要收入来源和种植业收益是影响农户耕地经营行为的重要因素;第五部分,得出结论,农户农业收入因素是影响农户进行耕地经营行为的决定性因素,采用经济激励的方法,能够优化农户的耕地经营行为,对农业生产起促进作用。并提出了加大国家扶持力度,提高农户积极性;加强土地流转,发展农地规模经营;引导农户建立专业合作社,提高土地利用组织服务功能;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户科技素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抵御风险能力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