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7月、10月及2009年7月分别对滇池、太湖底泥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滇池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顺序为Pb>Cu>Hg>As>Cd>Cr>Zn,且污染物深度分布深度一般不小于10cm,Pb、As和Cu已大于15cm;总体处于中等生态风险水平(RI平均值为231.8),各元素潜在生态风险顺序为Hg>Cd>Pb>As>Cu>Cr>Zn,且污染区域差异性明显,主要表现为北部大于南部,西部大于东部,其中北部是污染物分布的主要区域和疏浚建议区域;污染历史较长,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60年代,大规模污染则开始于70年代。
根据太湖底泥污染特征可将其分为5个区域,高氮磷区域主要为梅梁湾与竺山湾,污染物浓度较高且以活性组分为主,释放潜力较大,污染物分布深度大于10cm;重金属污染程度顺序为Cd>Zn>Cu>As>Pb>Hg>Cr,潜在生态风险由高到低为Cd>Hg>Pb>Cu>As>Zn>Cr,从“轻微”到“很强”在全湖均有分布,RI平均值为185.03,属中等风险等级。最严重的区域在8#与9#采样点处(西北湖区),污染物深度在8cm以上,为“很强”生态风险水平,其次为梅梁湾与竺山湾,处于“中等”生态风险水平,重金属含量也一般高于其它区域,Zn、Cu污染物分布深度达15cm以上。这两个区域是太湖有毒有害及高氮磷底泥主要分布区域及疏浚建议区域。
在所选疏浚底泥余水处理的混凝剂中,以FeCl3对SS、TN、TP、CODMn的去除效果最好,PAM沉降速率最大,但水质相对较差,综合沉降速率与出水水质要求,选用PAM和FeCl3作为配合作用试剂。进行配合作用后,各种配合比(30∶1,25∶1,20∶1,15∶1)均能达到较大的沉降速率,且水质较好,SS较低,并对细颗粒、高浓度底泥有良好的去除能力。在沉降时间大大缩短的条件下,30∶1配合比即可达到较好的SS去除效果。但当浓度进一步升高时(>16%),应选用PAM含量更高的配合比。